作为西安东大门的临潼,离市中心就 30 公里,因城东临河、城西潼河得名。不少人来这儿只奔着历史景点,却错过巷口刚炸好的柿子饼、摊前冒香的油馍。今天就带你扒一扒临潼 6 种 “必吃鲜”,从时令小吃到家常主食全覆盖,每口都裹着关中的实在香,照着吃准没错,看看你尝过几种?
1. 黄桂柿子饼:
走在临潼街头,一到柿子成熟的季节,满街都是黄桂柿子饼的香 —— 这可不是四季都有的小吃,得用当季熟透的临潼柿子,和着面粉揉成面团,不用额外加糖,靠柿子本身的甜就够味,再包点少许黄桂酱提香,搓成小圆球,丢进热油里炸。
油温得控制好,炸到外皮金黄起脆,捞出来沥掉油,看着像小油糕,咬一口却惊喜:外皮 “咔嚓” 脆,里面软乎乎的,满是淡淡的柿子甜,还裹着黄桂的清香,不齁不腻。不管是逛街饿了垫肚子,还是饭后当甜点,买两个趁热吃,甜香能从嘴角飘到心里,本地人秋天都抢着买。
2. 铁炉油馍:
铁炉油馍在临潼的烙饼里,绝对是 “天花板” 级别的 —— 和普通烙饼比,口感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做这油馍得用发好的面团,抹上一层炼好的猪油,撒点盐和五香粉,卷起来切成小段,再擀成圆饼,放进平底锅小火烙。
烙的时候要勤翻面,烙到饼皮金黄油亮,层次全翻出来,咬一口 “咔嚓” 响,外皮脆得掉渣,内里却软乎乎的,一层油香一层面香,没有干硬的口感。不管是配豆浆当早餐,还是夹点咸菜当零嘴,都能吃得超满足,吃过的人没一个不夸的。
3. 斜口荞面饸饹:
斜口荞面饸饹是临潼人的 “解暑神器”,用专用的饸饹床子把荞面团压成细条,煮好后捞出来过凉水,筋韧不坨。吃的时候分两种吃法,各有各的味。
凉吃就往饸饹里加香醋、芥末、红油辣子,再浇点大料汁子,拌匀了吃 —— 芥末的冲劲混着醋的酸、辣子的香,一口下去凉丝丝的,消燥又祛热,口感爽利不粘牙;汤吃就把饸饹放进熬好的骨汤里,撒点青菜,汤鲜得能舔碗,饸饹吸满汤汁,嚼着筋道,喝完整碗通体舒畅,冬天吃着超暖。
4.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在临潼是响当当的传统小吃,往上数能追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 那时候街边的小吃摊就有它的身影,因为烙的时候糕面会隆起一个个松泡泡,所以叫 “泡泡油糕”。
做这油糕得用烫面,包上白糖、核桃碎、芝麻调成的馅,搓成小圆球,丢进热油里炸,炸到糕面鼓起一个个小泡泡,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咬一口,泡泡里裹着热气,馅的甜混着油的香,酥得掉渣却不腻,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抵抗不了这老味道的诱惑。
5. 油泼辣条子:
临潼人爱吃油泼辣条子,就爱那口 “热油浇辣” 的香 —— 煮好的面条捞进碗里,撒上辣椒面和葱花,再把烧得滚烫的热油 “哗啦” 倒进去,瞬间 “滋啦滋啦” 响,辣椒面在油里翻滚,香味一下子就飘满屋子。
拌匀了吃,面条裹着红油,辣得够劲却不烧胃,葱花的香混着辣椒的香,一口下去满嘴都是香劲儿,好吃到让人直点头,不管是当午餐还是晚餐,一碗油泼辣条子就能吃得超满足,妥妥的家常硬菜。
6. 老白家石子馍:
临潼老白家的石子馍名气大到出圈,不少人专门开车来买 —— 做这馍得精挑细选花生、芝麻、核桃这些五仁材料,打碎了裹在面团里,再把面团放在铺满热石子的锅里,用石子的高温慢慢烤。
烤好的石子馍金黄油亮,一掰开满是五仁的香,每一口都能嚼到实在的花生碎、芝麻粒,没有空口吃馍的干硬,越嚼越香。不管是当旅途的零嘴,还是给朋友带伴手礼,老白家石子馍都是首选,吃着就知道用料有多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