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咖啡正香。10月23日,保山学院2023级新闻学专业的学子们走进保山中咖咖啡,开启了一场以“从种子到杯子”为主题的深度探访。在这场沉浸式实践中,他们用脚步丈量、用笔端记录、用心灵感受,在一粒咖啡豆的旅程中,上了一堂生动的“田野调查课”。
探秘·咖啡工坊的温度
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同学们走进了咖啡生产的核心地带。从严谨的品控到智能化的产销链条,中咖咖啡向学子们完整展现了一杯咖啡背后的现代化产业图景:品控环节,品鉴师日均冲煮300杯严格把关,进口烘焙设备与X光检测确保了从豆子到成品的卓越品质;销售端,旗下“星露”等品牌雄踞天猫品类销量榜首,智能看板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追溯;供应链上,依托万亩种植基地与“工厂直达”模式,构建起从产地到杯中的高效通道;而在运营中心,设计、视频与跨越15小时的直播矩阵,正生动演绎着云南咖啡在数字时代的新故事。
“原来每一粒咖啡豆,都要经历这样严苛的旅程,”一位同学轻声感叹,“从筛选到包装,全是科技的守护。”
寻香·舌尖上的风味地图
品鉴环节是一场感官的觉醒。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习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从果香明亮的浅烘水洗豆,到醇厚甘苦的深烘日晒豆,不同产区和处理法带来的风味变幻,在舌尖次第绽放。大家认真记录着风味笔记,不时交流感受,在实践中领悟着“一杯好咖啡”的评判标准。
那一刻,咖啡不再只是饮品,而是可阅读的土地、可品尝的文化,更是科技与匠心交织的成果。
见证·一块牌匾的重量
活动的尾声,迎来庄重而简短的“全球南方论坛咖啡品牌”授牌仪式。在现场师生与工作人员的注视下,授牌嘉宾将沉甸甸的牌匾授予中咖咖啡。这份荣誉,是对云南咖啡品质与品牌的有力认可。
保山学院的新闻学子以相机与录音笔多角度记录这一时刻,在实践中运用采访与记录技能,完成从课堂到现场的跨越。此次中咖之行,不仅让他们在“从种子到杯子”的全流程中夯实了采写基本功,拓展了对现代农业的认知边界,更深刻体悟到作为时代记录者与本土故事讲述者的责任。这段融合知识、视野与使命的实践经历,正如一缕绵长的咖啡醇香,将持续滋养他们的新闻理想与职业征程。(张雨馨 赵永敏 马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