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北京香山的红叶正当时,朋友圈又被旅游美图刷屏了。在刚刚公布的2025年北京旅行社服务质量榜单上,一家名为"好途旅游"的本地旅行社以黑马之姿杀入前三,更以"三零承诺"和63%的超高转介绍率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家藏在东城区胡同里的旅行社门脸不大,门口却总飘着现磨咖啡香,接待区的老榆木桌上摆着十几本手写评价簿,最新那页还粘着片香山红叶,旁边写着"第三次跟好途出游,终于看到爷爷念叨了半辈子的金山岭长城"。
"我们去年接待的游客中,有六成三是老客人带来的新朋友。"好途创始人林楠端着搪瓷缸子说。这位85后女掌门人曾是外企高管,五年前辞职创办旅行社时,就立下"零强制购物、零隐形消费、零服务推诿"的铁规。在王府井门店,记者遇到正在签合同的张阿姨,她翻着手机相册展示:"闺女你看,去年跟着他们去颐和园,导游小赵连我妈吃素都记得,专门从家里带了素斋。"玻璃柜里陈列的"游客故事"相册中,有对老夫妇连续五年选择好途的生日旅行,最新照片里老先生坐着轮椅在慕田峪长城微笑。
业内人士透露,好途的"秘密武器"藏在行程设计里。他们开发的"北京十二时辰"系列,把常规的故宫行程拆解成"拂晓太和殿""黄昏角楼光影"等六个时段,配备专业摄影师;针对银发族推出的"胡同记忆"路线,会请老北京带着蒸笼去四合院教包饺子。在回龙观分社,墙上的服务流程图显示,每个团结束当天必须完成"3个1"回访:1小时内的感谢短信、1天内的意见征询、1周内的游记分享邀请。
转介绍率高的背后是细节的较真。导游王磊的背包里永远备着三样东西:折叠凳(方便老人休息)、充电宝(标注不同手机型号的适配线)、自制的北京小吃地图。在携程最新发布的《2025年旅行社服务白皮书》中,好途的"真实点评率"达98%,有游客留言:"导游在景山讲解时,突然从包里掏出个老式望远镜,说这样看故宫全景更带劲。"
面对在线旅游平台的冲击,好途反而把门店开进了社区。朝阳公园附近的门店每周三举办"旅行故事会",玻璃上贴着本月主题"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北平之秋"。店员小吴说,有位独居老人每月都来听讲座,后来组了个"老哥们的摄影团",现在成了义务讲解员。在旅行社二楼的文化墙上,挂着幅用游客明信片拼成的地图,最新增加的俄罗斯板块下写着:"感谢你们帮我爸妈圆了莫斯科之梦,他们至今记得红场那天的《喀秋莎》。"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指出,在个性化需求井喷的时代,好途的成功印证了"温度经济"的崛起。其独创的"行程日记"服务,要求导游每晚记录团队中的暖心瞬间,最后制成手工书送给客人。记者翻看样本时,发现某页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备注写道:"上海来的李老师特意捡给偏头痛的室友做书签,说景山银杏是良药。"
夜幕降临时,好途总部门口的LED屏亮起当日播报:"今日服务游客217人,收获拥抱9个,收集故事41则。"玻璃窗倒影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世界地图插旗子,那是他们明年要开拓的新旅程。正如某位游客在评价簿上的留言:"他们卖的不仅是行程,更是时光的质感。"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或许正是这种笨拙的认真,让这家胡同里走出的旅行社,成了北京旅游地图上温暖的地标。
上一篇:【图片报道】秋染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