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这座浸在时光里的千年古城,不只有青石板路藏着的历史韵味,更凭着满是江南风味的美食,勾着无数食客专程前来。淮扬菜的精细、点心的鲜甜,在这儿都能寻到最地道的滋味。下面就给大家说说 6 道让我记挂许久的扬州特色吃食,每一道都透着当地的烟火气,看看这些美味里,你已经尝过几种?
1. 文思豆腐:
在扬州的淮扬菜里,文思豆腐是 “刀工天花板”,没见过的人很难相信,一块普通豆腐能被雕成细如发丝的模样。做这道菜的师傅得练好几年刀工:选嫩豆腐先切成薄片,再改刀成丝,每根丝细到能穿针,还得保证不碎。
煮的时候,用清鸡汤做底,丢几粒虾仁、香菇提鲜,再把豆腐丝轻轻放进汤里,不用搅动,怕搅碎了丝。端上桌时,豆腐丝在清汤里飘着,像水中绽放的芙蓉,看着就雅致。尝一口,豆腐丝抿着就化,没有一点渣,鸡汤的鲜混着豆腐的嫩,清醇不腻,连老人小孩都能轻松吃,把淮扬菜的 “细” 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千层油糕:
扬州人喝早茶,少不了一块千层油糕 —— 这甜糕看着普通,做起来却藏着巧劲。用白面粉发好面团,擀成薄饼,抹上一层生猪板油碎,撒上白砂糖和切细的甜红瓜丝,再卷起来切成小段,竖起来放进蒸笼里蒸。
蒸好的千层油糕,能清晰看到层层叠叠的糖油纹路,金黄中透着红瓜丝的亮,看着就诱人。咬一口,外皮绵软得像云朵,每一层都裹着油香和糖甜,红瓜丝的微酸中和了甜腻,一点不齁。
3. 蟹粉狮子头:
炖蟹粉狮子头是扬州的 “硬菜担当”,不是简单的肉丸子,而是藏着 “鲜” 的门道。选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手工剁成肉糜,不能用机器绞,怕丢了肉的韧劲;再拌上新鲜的蟹肉、蟹黄,加少许淀粉搅匀,团成拳头大的丸子。蒸的时候,底下垫上青菜叶,既能吸油,又能让青https://www.Zhihu.cOm/pin/1966589917304981191菜的鲜渗进丸子里。蒸 1 小时后,丸子吸满了蟹的鲜、肉的香,拿筷子戳一下,软嫩得能陷进去。吃的时候,咬一口丸子,肉糜里裹着蟹粉的颗粒,鲜得能舔嘴,肥肉炖得化在肉里,一点不腻,连汤汁都想拌着米饭吃。
4. 翡翠烧麦:
翡翠烧麦是扬州小吃 “三绝” 之一,光看模样就忍不住想吃 —— 薄如纸的皮裹着翠绿的馅,像一颗颗小翡翠,透着江南的精致。做烧麦皮得用烫面,擀得比饺子皮还薄,能隐约看到里面的馅料。
馅料是用新鲜青菜切碎,加少许猪油、白糖拌匀,不用太多调料,怕盖过菜的清香。蒸好的烧麦,皮软乎乎的,咬一口,青菜的鲜混着猪油的香,甜润不齁,还有股淡淡的青草味。早上在茶社点一笼,配碗豆浆,清淡又管饱,是扬州人最爱的早餐搭配。
5. 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在扬州的点心界,名气能排上前几,历史能追溯到百年前。这包子的精髓在 “三丁”:笋丁得选春笋,脆嫩不涩;肉丁用五花肉,先卤再切,带着酱香;鸡丁选鸡腿肉,嫩而不柴,三者按比例拌匀做馅。
包子皮得是发面,蒸好后蓬松却有韧劲,捏起来软乎乎的,不会塌。咬一口,先尝到肉丁的酱香,再嚼到笋丁的脆,最后是鸡丁的嫩,三种鲜味混在一起,咸香适口,一点不腻。不管是早茶还是正餐,点一笼三丁包子,都能吃得满足。
6. 大煮干丝:
在扬州的菜馆里,大煮干丝是 “桌桌必点” 的菜,还有个名儿叫 “鸡汁煮干丝”,光听名就知道汤有多鲜。做这道菜,干丝得选厚实的豆腐干,先切成薄片,再改刀成细条,用开水焯两遍去豆腥味。
煮的时候,用熬好的老鸡汤做底,加火腿片、虾仁、香菇一起煨,让干丝吸满鸡汤的鲜。端上桌时,干丝泡在金黄的汤里,裹着火腿的咸、虾仁的鲜,看着就有食欲。吃一口,干丝爽脆有嚼劲,汤鲜得能喝光,开胃又解腻,不管吃多少硬菜,最后来一碗大煮干丝,都觉得舒服。
上一篇:柚苷酶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