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咸鸭蛋版图中,高邮咸鸭蛋无疑站在了鄙视链的顶端,被尊为“扛把子”。它并非浪得虚名,无论是历史文化的背书,还是其本身无可挑剔的品质,都让它成为了咸鸭蛋中难以逾越的标杆。
首先,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江苏高邮,地处江淮平原,境内湖荡连片,是著名的水乡。这里盛产麻鸭,它们以高邮湖中的小鱼、小虾、螺蛳等活食为生。这种天然的饲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使得高邮麻鸭所产的鸭蛋个头硕大,蛋黄比例高,且油脂含量丰富,为腌制出油、起沙的咸鸭蛋提供了最优质的原料基础。
其次,是精湛的传统腌制工艺。高邮咸鸭蛋多采用黄泥或草木灰腌制之法。将黄泥、盐、水等按特定比例混合成粘稠的泥浆,均匀地包裹在每一只新鲜的鸭蛋上,然后放入缸中密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发酵。
敲开一枚煮熟的高邮咸鸭蛋,其品质一目了然。蛋白雪白细腻,咸度适中,空口吃也不会过咸。最精彩的时刻在于用筷子轻轻一戳那橙红色的蛋黄,瞬间,红油便“吱”地一声冒了出来,源源不断,俗称“富得流油”。蛋黄质地沙糯,颗粒细腻,在口中轻轻一抿便化开,留下满嘴的醇厚咸香,却毫无腥气或硬芯。
此外,文学大师汪曾祺先生在其文章中多次深情描绘家乡的咸鸭蛋,更是让高邮咸鸭蛋的文化符号深入人心。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乡愁,一种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当这一切因素叠加在一起,高邮咸鸭蛋稳坐“咸蛋界扛把子”的交椅,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