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是中国男性健康日,今年主题“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男性主动健康”,呼吁社会共同关注男性健康。勃起功能障碍(ED)作为男性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生理功能,更易引发心理压力与家庭困扰。许多男性深受其扰却羞于启齿,往往选择默默忍受或盲目寻求“偏方”,延误了科学诊治的良机。
肝郁湿热是“元凶”
辨证施治解男题
江苏省中医院男科副主任中医师章茂森指出,现代医学对ED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如何从根源上调理机体、实现标本兼治,仍是临床亟待优化的方向。中医以“整体调治、辨证施治”为核心,为ED治疗提供了独特思路。
今年年初,一位年近三十的已婚男士,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章茂森主任的诊室。他受勃起困难问题困扰,严重影响夫妻关系。此前他也曾辗转多地求医,但效果始终不佳。
经过细致问诊,章主任发现,除上述核心症状外,患者还伴有怕热、易出汗的情况,且常年大便溏泄。观察其体征,舌质偏红、舌苔薄白且微腻,脉象呈细弦状。综合这些信息研判后,章主任认为,患者的根本病机是肝郁兼有湿热,进而导致宗筋弛缓不振,并非简单的“肾虚”。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章主任解释道,若肝气郁结,再加上湿热下注,会阻碍气血对宗筋的正常充盈,最终造成勃起不坚。同时,湿热困扰脾脏,又会引发大便溏泄。
基于这一精准辨证,章主任确立了“疏肝解郁、清热化湿”的治疗法则,并为患者开具了个性化的中药方剂。20多天后患者复诊时,欣喜地反馈症状有明显改善:勃起硬度显著提升,大便溏泄的情况消失、转为成形实便,夜间盗汗症状也有所减轻。
“许多男性遇到勃起问题就自行归结为‘肾虚’’,盲目购买补肾壮阳保健品,这是普遍误区。” 章茂森主任表示,这位患者怕热、汗多、大便溏泄都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治疗上若盲目进补,反而会“火上浇油”。通过疏肝、清湿热的方法,调和脏腑气血,身体机能自然恢复,勃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药物与调养缺一不可
中医专家的四点建议
章茂森主任指出,ED并非单一因素导致,其发病与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管病变、神经损伤、内分泌失调、精神焦虑抑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可能引发或加重ED。
而肝阳上亢型ED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看似“上焦有火”,实则与肝肾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肝阳上亢型ED的核心病机是“肝肾阴虚、阳亢扰络”,治疗需兼顾“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针对肝阳上亢型ED,章茂森教授研制了方剂“天丹启阳汤”,并于2025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该方剂组方紧扣“肝阳上亢、肾精亏虚”核心病机,以“平肝潜阳、补肾填精”为核心治法。章主任表示,临床研究证实,天丹启阳汤治疗肝阳上亢型ED的总有效率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勃起硬度与持续时间,还能缓解头晕、失眠、易怒等伴随症状,且停药后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养治结合”,专家强调,ED的康复不仅依赖药物,更需配合科学日常调养:
1.饮食有节,顾护肝肾:多食枸杞、山药、黑芝麻、核桃等滋补肝肾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炸厚味之品;戒烟限酒,减少对肝肾与血管的损害。
2.起居有常,顺养阳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睡前温水泡脚促进气血流通;避免久坐,防止气血瘀滞。
3.精神内守,疏肝解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愤怒;通过听音乐、散步、冥想等方式疏解压力。
4.适度运动,通阳化滞: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快走、游泳等温和运动方式,促进气血运行,平肝潜阳。
专家表示,男性健康问题是常见的生理疾病,一旦出现问题,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治,切勿讳疾忌医或盲目自疗。
专家简介:章茂森,医学博士,博士后,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首届中医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库成员,师从当代中医男科创始人、著名中医男科宗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