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吃的广东人,秋季必吃榜第一竟是这个?
创始人
2025-10-24 21:23:11

作者:风物君

广东的腊味,可能是腊味中最不讲规矩的。

本指农历十二月(腊月)合祭众神的仪式,而味,也本是应寒冬时节,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的产物,因而得名。然而,当第一阵还裹挟着些燥热的秋风刚刚掠过岭南的榕树梢,广东人的味蕾已按捺不住,坊间纷纷默契地念起那句:秋风起,食腊味!

广东人每年抢先从秋天就开始制作腊味,除了因为秋日是岭南大地上难得天气干燥、微风持续、蚊虫稀少,避免雨水损坏食材时节,能为腊味们自然风干提供理想条件的日子外,归根结底,腊味吃得这么勤,还是我们老广们太爱吃。

(图/图虫创意)

口感油润,带着甜甜酒香的广东腊味,早已不分一年四季地出现在广东乃至全国人民餐桌,甚至占据了超过中国腊味市场的半壁江山。无论晴雨寒暑,食好啲”(吃好点)始终是广东人朴素而坚定的人生哲学。不管今天什么日子了,老细(老板),先整份腊味煲仔饭!

广东人不一定什么都吃

但什么都能腊!

不止腊肉和腊肠,在广东人的巧手与智慧下,腊味早已超越了一般人对腌腊制品的想象,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风味各异的庞大体系。

猪肉,广东腊味世界的主角。

(图/社交媒体截图)

那色泽鲜亮、红白分明的广式腊肠,相较于其他地区的腊肠,最大的特点是不辣(bushi);无论是传统老饕偏爱的四分肥、六分瘦带来的丰腴油润,还是如今更受欢迎的二八比例所追求的紧实健康,其风味的关键,皆在于腌制时倾入的汾酒、玫瑰露酒与蔗糖。酒能去腥提鲜,糖则平衡咸度,二者在时光的催化下,与猪肉的氨基酸悄然作用,催生出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馥郁的香气物质——这便是腊肠灵魂的由来:酒香沉稳,咸中回甘。

一经热力烹煮,内蕴的丰腴油脂便渐渐融化,浸润那历经风干而紧实的肉质。腊肠在蒸汽中舒展纹理,尽情释放出醇厚浓郁的咸甜香气。无论是整根蒸食,还是切片入菜,只要有它登场,白米饭便注定要一再添满。

同样以糖、酒为魂的广式腊肉,亦是腊味江湖中不可或缺的重镇。蔗糖与白酒渗入五花肉的肌理,在风干中幻化出深邃的复合香气。一条上乘的腊肉,必是色泽金黄透亮,肥膘如玉般晶莹,瘦肉紧实而干燥。入口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咸甜交织,酒香悠长。

当然,腊肉和腊肠仅是广东腊味宇宙的入口。一旦下定决心推开广式腊味世界——众多令人拍案叫绝的进阶妙品将徐徐铺陈开来:东莞人会将猪膶(肝)简单晾,增加弹性后,再选取猪臀尖肥肉,冰冻后腌制,嵌入猪肝内部,形成精巧的造型,两者紧紧相拥,经晾晒后,肥肉通透如金,猪肝深沉似银,入口时脂香与肝香交织,丰腴而不腻。

(图/社交媒体截图)

还有市面上比较普遍的造型别致、寓意喜庆的凤凰盏,传统的腊味肉馅中巧妙嵌入一整颗流沙起沙的咸蛋黄,形如凤鸟昂首,蒸熟后蛋黄香醇,肉饼油润,堪称一代佐餐佳品。而江门人,则有一种形似长柄大刀、颇具阳刚之气的关刀肉,选取带骨的大块猪肉特殊腌制,风干后肉质紧实,肌理分明,别有一番粗犷风味。东莞矮仔祥的腊肠,在经典配方中融入了广东人挚爱的陈皮质香,那一抹陈年果皮的清甘,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肉的丰腴,咬下瞬间,汁水与香气迸发,妙不可言。

以上,仅仅是猪肉类广式腊味的无限可能里的部分精彩。然而,广东人对腊味的探索从未止步于猪肉。香港电影《麦兜》中有句人人会传唱的歌词:我最终变腊鸭!鸭!鸭!不仅道出几分童趣,能看出腊鸭作为一种家常风味,早已深入粤港澳地区的饮食记忆。

粤北韶关的南雄,腊板鸭的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正宗的南雄板鸭得益于当地霜冻条件,好鸭配好料,在晾晒前涂一层当地米酒,再放置于全广东温差最大的区域中自然风干露晒,最终就有了肉质鲜嫩、腊味浓香的独特腊鸭风味,在南雄不少农村,还有腊鸭五件的特色,——对食材的极致利用也一直是广东人的优良传统,其中的腊鸭舌常常一舌难求,但试过后被其甘香耐嚼的魅力收服,佐酒妙物名单中再少不了它。

在珠海斗门,东莞等地亦被称为鸭扎包的鸭脚包,则以一段鸭肠巧妙捆扎鸭掌、鸭肝与腩肉,各种风味相互渗透、融合。蒸熟后,鸭掌软糯,鸭肝甘香,腩肉析出的油脂浸润其间,入口油润咸鲜,口感层次极为丰腴,无论是佐饭还是下酒,都堪称一绝。开平产马冈鹅,靠鹅吃鹅,此地也产鹅肉肠和鹅肝肠。此外,还有腊乳鸽、腊鹌鹑等也逐渐成为广式腊味中别具风味的特色品类,不断丰富着广东腊味的味觉版图。

当然在水网交织的岭南地区,海鲜类腊味也是广式腊味图谱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在顺德、东莞等水产丰饶之地,制作腊鱼干是一门传承已久的技艺。顺德人尤以制作腊鲮鱼干著称,其精髓在于鲜而不腥、香而不霉。制作时,常选用肥美的鲮鱼,从活鱼放血、剖洗到盐渍、风干,讲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以最大限度保留鱼肉的鲜嫩。一些老字号,更采用独特的二次调味、二次风干工艺

在初次风干后,将鱼身浸染特制酱汁,再进行二次风干。如此制成的鱼干,肉质紧实而有弹性,咸味恰到好处,蒸熟后鱼肉呈丝缕状,香气沉稳而悠长。在东莞麻涌、沙田等地,人们也喜晒制鱼干和虾干。制作虾干需将鲜虾剥壳、去内脏,清洗后晾晒一至两天,腊海鲜们的肉质更紧实,鲜味更凝聚。

广东人,原来这么能吃“腊”!

如果问广东腊味哪家强,100个广东人可能会给100个答案。

广东腊味,除了腊的品种五花八门,口味也是有分各种门派。简单来说,可粗略分为广府味、客家味、壮瑶味和潮汕味。

(图/社交媒体截图)

最常见的广式腊味,特点风格最容易辨认:混合酱油香气的,咸甜口感、浓郁酒香,琥珀色泽。广式腊味的根据地主要是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如广州、中山、东莞、佛山等;其中的中山黄圃镇,更是国家认证的中国腊味食品名镇,这里的腊味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如今镇上腊味厂家高达200 余家,年产量超过20万吨,全国腊味市场占有率约50% 。可以说,我们在外面吃到的每2根腊肠里,有1根就是来自中山黄圃镇。

与此同时,东莞、广州、佛山等地的广式腊味亦百花齐放:东莞腊肠以短粗圆润的独特外形脱颖而出,形如椭圆肉球,别具一格;佛山的老字号则坚持天然生晒工艺,在细微的调味差异中展现各自匠心。

广府风味之外的广东腊味,也是各有特色,譬如清远连州一带的东陂腊味,并不会在外层涂抹酱油,而是腌制后吹风,腊肠也被称为“风肠”,腊香浓郁、肉质紧实。

韶关南雄的腊味秘密武器同样是利用山风生晒,制作过程中同样不添加酱油,有时会涂上一层本地米酒以增香,和东陂腊味比起来,他们多了股野性,除了腊肠、腊肉、腊鸭、腊鸭脚包,还有腊鸡、腊猪手、鲮鱼干等等,每一种都充满了南雄独特的农家风味,而这大自然气息满满的山区腊味,直接用水煮已经非常出彩。

魅力大湾区,腊味新广东

腊味自身的精彩,在广东人手中只是一个起点。蒸、炒、煲、焖……各种烹煮手法如同让它登上不同的舞台,而各地独具匠心的搭配,更是为这道美味画上了点睛之笔。

广东腊味与主食的经典搭配美名已传遍大江南北,白米饭配腊味高级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的完美例证,当不相信热气说的勇者们,走进街头巷尾的煲仔饭店,才真正领略到腊味与米饭交融的升华之境。

店家将丝苗米煮至半熟,随即铺上切片的腊肠、腊肉或腊鸭,淋上少许灵魂般的猪油或腊味油,盖上锅盖以文火慢煲。揭盖的刹那,腊味的丰腴油脂与浓郁香气尽情渗入每一粒米饭,这油光锃亮、腊香扑鼻的瞬间,堪称广式腊味最动人的高光时刻。

(图/社交媒体截图)

快火小炒是广式腊味另一大展现舞台。腊味炒时蔬是广东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腊肠自带酒香和醇厚咸味,蔬菜则能吸收肠内油脂,一荤一素,相得益彰。经典的搭配有腊肠片炒芥蓝腊肠炒荷兰豆白果腊肉炒芹菜百合等。其中,荷兰豆炒腊肉尤为经典,嫩绿的荷兰豆与暗红的腊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是每个广东孩子童年记忆里的下饭神器

在粤北连州等地,腊味火锅是当地人在寒冷季节里的美味选择。滚烫的汤底慢慢煨煮着各式腊味,汤越煮越醇,肉越煮越香,是当地冬季的特色吃法。

(图/图虫创意)

当然,腊味还能点心,广式点心界中,腊味萝卜糕是广东茶楼中点单率极高的菜品,正宗的广式萝卜糕不仅有大块切条白萝卜、海米和胡椒粉,还会加入腊肠碎,增添风味和口感。腊肠卷是一款流行于粤港澳大湾区茶楼的点心,它以面团包裹腊肠段蒸熟,是广东人自己的热狗

在这片崇尚生猛鲜活的饮食热土上,广东人其实也不会一直止步清淡和新鲜。腊味,就是无数爱吃的广东人,在最有限的时间环境里,想尽办法,凭借干燥的北风与和煦的阳光,将天空、海洋与大地所赠予的一切物产,通过腊晒把风味巧妙相连,把美味无限放大,一次次探索、拼凑出来的饮食宇宙。

总之,腊么近,腊么好,吃腊味,还是先认大广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绘景 步步皆...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深秋清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容溪村境内,丰乐湖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如...
原创 T... 多年未曾活跃于娱乐圈的TVB前港姐冠军曹敏莉,已经选择与圈外丈夫共同享受家庭生活。自从她成为三个孩子...
太古酒店推出“居舍”品牌 居舍... 香港 – 太古酒店欣然宣布推出全球品牌“居舍”(Upper House),将旗下居舍系列(The H...
2025北京十佳旅行社揭晓,好... 随着2025年北京旅游市场全面复苏,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行业新趋势。近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