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如何守护云南的“在地性”与“多样
创始人
2025-10-24 11:52:07

作者: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会长 贺双全

生活方式,这四个字,在今天的住宿业,几乎成了一剂万能灵药。我们言必称生活方式,仿佛只要贴上这个标签,我们的民宿便能立刻升维,变得与众不同。

我承认,将民宿从提供住宿的单一功能,提升到贩卖生活方式的体验维度,是我们行业一次重要的认知革命。它让我们开始关注美学,关注内容,关注与客人的情感链接。

但是,今天,我却想请各位同仁,与我一起,对这个被我们奉若神明词语,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警惕。因为我看到一个危险的趋势: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贩卖着同一种生活方式时,生活方式本身,就成了一种新的枷锁,一种导致我们丧失个性的同质化陷阱。

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民宿,都开始提供手冲咖啡,都开始播放独立音乐,都开始摆放着相似的书籍和绿植。我们正在用一种精心设计的、看似高级的、却与云南这片土地的真实肌理日渐脱节的通用模板,去覆盖掉那些本该独一无二的、鲜活生动的在地文化。

《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揭示了宇宙的终极和谐,在于多样性的共存。而我们民宿业的终极魅力,恰恰也蕴藏于此。作为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我认为,我们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使命,便是要从对通用生活方式的迷信中挣脱出来,回归我们的根本,去重新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守护云南民宿赖以生存的两大命脉”——“在地性多样性

第一章:守护在地性”——民宿的

在地性Locality),是我们对抗同质化洪流的、最坚固的堤坝。它不是简单地在墙上挂几件民族饰品,而是要将民宿,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根植于云南这片独特的土壤之中。

一、建筑的在地性:从闯入者共生者

我们的建筑,不应是一个风格化的、可以被随意复制的盒子,而应是与这片山水、这个村落在一起的有机体。我们应该学习白族三坊一照壁的空间智慧,借鉴哈尼族蘑菇房的生态哲学。在我的品牌**“隐邦”**的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地的石材、木料,并邀请本地的工匠,用传统的手艺来建造。我们追求的,不是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地标,而是成为村落里一个毫无违和感的、宁静的归人。这,便是儒家中庸与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美学上的当代表达。

二、物产的在地性:从菜单风土

一份真正具有在地性的菜单,它呈现的,不应仅仅是菜品,更应是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我们的早餐,是否用了村口王大妈刚摘下的晨露蔬菜?我们的咖啡豆,是否来自附近山头的那片百年庄园?我们的待客茶,是否是主理人亲自去古茶山寻访而来的春茶?当我们的民宿管家,能为客人,娓娓道来每一份食材背后的故事时,这份餐食,便不再仅仅是果腹之物,而是一次深刻的风土体验课

三、人文的在地性:从房东文化转译者

这,是在地性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被模仿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民宿管家或主理人,他必须是一个文化转译者。他能将本地一个晦涩的历史典故,转译成一个生动的故事;他能将一种复杂的非遗手艺,转译成一堂有趣的体验课;他能将一种独特的民族节庆,转译成一场可以让客人深度参与的狂欢。专业民宿管家的价值,正在于此。他,就是那座链接客人与在地文化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第二章:守护多样性”——民宿的

如果说在地性是树之,那么多样性,便是树之枝叶。一个只有参天大树,而无灌木花草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也是无趣的。我们云南民宿的未来,绝不应是一枝独秀,而应是万木争春

一、客群的多样性:为不同的灵魂,提供不同的栖息地

我们必须抵制那种通吃所有客人的诱惑,勇敢地为自己的民宿,选择一个窄众的定位。因为,只有,才能

我们可以有服务于数字游民的智慧山居,那里有顶级的网络,和激发创造力的社群。

我们可以有服务于银发群体的岁月静好,如我的闲鹤庄品牌,那里有无障碍的设计,和滋养身心的康养课程。

我们可以有服务于户外俱乐部的大本营,那里有专业的装备库,和热血沸腾的徒步向导。

我们可以有服务于自由行探索者的探路者驿站,那里的管家,就是一张活地图

我们也可以有服务于亲子家庭的自然学堂,那里有可以采摘的菜园,和可以仰望星空的天文望远鏡。

二、模式的多样性:从单兵作战协同进化

民宿的生态,也应是多样的。

我们可以有小而美夫妻店,它以主理人强烈的个人魅力为核心。

我们可以有连锁不复制的品牌矩阵,它以统一的价值观和管理体系为支撑,但在每一个在地,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我们更应该有在地联盟式的民宿集群,它们在同一个村落,定位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元的微型目的地

作为云南省旅游民宿行业协会,我们的核心职责,便是要像一个园丁,去精心地守护这片民宿生态林在地性多样性。我们将通过**“云南民宿百强榜”**的评选,去表彰那些在在地文化挖掘上,做得最深、最真的守根者;我们也将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去扶持那些在窄众赛道上,专注创新的拓荒者

结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是对多样性诞生过程,最精妙的哲学概括。

对于我们云南民宿而言,那个本源的,就是我们脚下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就是我们千百年来积淀的多元文化。这是我们的

坚守住这个,我们才能生长出在地性多样性;有了这个,我们才能衍生出服务于不同客群、不同模式的;有了这个,我们才能最终,成就一个万千气象、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个真正伟"大的、属于云南的民宿生态

生活方式,不是一句可以被轻易复制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一个民宿人,在这片土地上,用我们的热爱、智慧与汗水,真实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样貌。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片土地忠实的守护者,而非一个标准生活方式的、毫无灵魂的搬运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九年炼成全球顶流: 上海迪士尼...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全球主题娱乐协会(tea)近日发布的《2024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
动静专访丨谢清松:全会指明方向... 来源:多彩贵州网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湖北美食推荐就选状元甲欢聚餐饮... 在湖北的美食版图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那便是湖北状元甲欢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它宛如一位美食使...
原创 原... 2017年盛夏,我踏上了一场台湾自由行。 本以为会是场充满温情的旅程,却没想到,从满心期待到黯然离场...
游客妙用“咸宁文旅地图小程序”... 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韩婷 通讯员 魏张昕 “跟着‘三国历史文化之旅’线路走,赤壁古战场导览、民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