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碰到楼下张叔,一见面就揉着膝盖叹气。说为了养生,跟着小区群里的人打卡日行万步,才坚持了半个月,上楼梯都得扶着栏杆,膝盖疼得钻心。我当时就想,这万步养生的说法,是不是坑了不少人?
后来刷到个新闻更有意思,湖北有个李先生,为了减肥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奶茶戒了,晚饭就吃点青菜面,结果俩月下来体重还涨了3斤。去医院一查才知道,他本身脂肪代谢就慢,这一万步看着多,消耗的热量也就一碗米饭的量,运动完饿了忍不住加餐,反倒吃进去更多。关键是肌肉量涨了,密度比脂肪高,体重秤能准才怪。
说实话,我以前也跟风过一阵,下班绕着公园走圈,非得凑够一万步才回家。有次加班到九点多,累得眼皮都打架,还硬撑着走了四千多步,第二天腿酸得路都走不利索。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傻,为了个数字跟自己较劲,养生不成反倒遭罪。
后来跟做康复的朋友聊,才弄明白走路这事儿真不是凑步数就行,有三个点抓对了才管用,还能护着膝盖不遭罪,顺便防血栓。
第一个就是别跟步数死磕,得看“有效步数”。我那朋友说,好多人走路慢悠悠跟逛超市似的,走再多也没用。得是那种稍微有点喘,但还能正常说话的速度,持续个二三十分钟以上,才算真有用。就像我现在,每天晚饭后走四十分钟,不看手机不赶时间,步子迈得稳当,走完身上热乎乎的,比以前凑一万步舒服多了。
然后是姿势,这太关键了,直接关系到膝盖疼不疼。我以前走路总爱拖着脚,脚后跟先着地还“哐哐”响,朋友说这是在砸膝盖呢。正确的应该是脚掌先落地,然后过渡到脚后跟,膝盖稍微弯一点别绷直,腰板挺起来但别僵硬。你别说,我调整完姿势,走久了膝盖还真不咋疼了,连带着驼背都好了点。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走的时间。我之前总爱早上空腹走,觉得能多燃脂,结果有次差点低血糖栽地上。朋友说最好是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走,尤其是中老年人,空腹走容易出事。而且别在水泥地上硬走,公园的石板路或者塑胶跑道就好,对膝盖缓冲好。上次见个阿姨在大理石广场上快走,那声音听得我都替她膝盖疼。
对了,防血栓这事儿,走路确实管用,但得选对时候。比如久坐办公室的人,每小时起来走个五分钟,比你周末一次性走两万步强。我同事以前总说小腿胀,后来听我的,每隔一小时去茶水间打杯水溜达一圈,现在说舒服多了。
其实养生这事儿,真不是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就像张叔,后来听我的,每天走四千多有效步,姿势调对了,膝盖疼没几天就缓解了。倒是小区里还有人跟他说“必须一万步才管用”,他笑着说“我这老膝盖可经不起折腾”。
你们身边有没有为了凑步数遭罪的人啊?我反正觉得,走路是为了舒服,不是为了给手机步数排行榜争面子。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用,下次走路不妨试试调调姿势,别跟步数较劲了。评论区说说你们走路都有啥小毛病,咱一起聊聊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