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跑团有这么一位 52 岁的王大姐,堪称朋友圈里的“跑步打卡达人”。
每次打开朋友圈,十有八九都能看到她晒出的跑步 10 公里打卡记录,配文里满是坚持运动的自豪与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其实王大姐原本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身体也渐渐发福,看着镜子里日益臃肿的自己,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减肥。
在朋友的建议下,她选择了跑步,为了实现减肥的目标,她从一开始的艰难前行,到后来逐渐适应,再到后来能够轻松完成 5 公里甚至 10 公里的跑步,王大姐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
6 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王大姐在减肥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瘦了 20 斤。
她的身材变得更加匀称,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可就在她沉浸在减肥成功的喜悦中时,膝盖却开始频繁发出“抗议”。
她突然感觉下蹲、爬楼梯的时候膝盖有明显的疼痛感,一开始她以为只是运动后的正常疲劳,休息一下就会好。
可没想到,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她的日常行走。
无奈之下,王大姐只好来到医院就医,医生告诉她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她的膝盖中有积液,韧带和膝关节均有损伤,这是明显的过度运动造成的损伤。
医生还特别强调,对于 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已经开始逐渐下降,这样的运动量更容易诱发骨性关节炎。
医生严肃地告诫她:“以后不要再跑步了!”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坚持运动明明是为了健康,怎么最后却把自己“跑”进了医院呢?
其实,像王大姐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很多中老年人在追求健康和减肥的道路上,往往容易走入过度运动的误区。
那么,中老年人在运动时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下面这 5 点一定要牢记:
1、快走运动不要贪多:除了跑步,很多中老年人喜欢选择快走作为日常运动方式,虽然快走对身体的负荷量相对较小,但也不能贪多。
一般中老年人每天快走的步数控制在 6000 - 8000 步较为合适,如果过度追求步数,同样会对关节造成损伤。
2、速度不要太快:无论是跑步还是快走,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也就是速度。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60% - 70%为宜,最大心率可以用 220 减去年龄来估算。
3、早晨运动不要太猛:有些中老年人早晨起来不吃早餐也不补水,就急匆匆地出门运动,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导致血糖过低,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更是十分危险。
早晨人体的血压和血糖相对较低,此时过度运动可能会引发头晕、心慌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在乎温度交替:一热一寒是最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血管弹性变差,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
无论何时制定运动计划,都要关注天气的变化,避免在温度差异过大的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
5、无节制的追求减肥不可取: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像王大姐那样无节制地超负荷运动,只会给身体器官带来沉重的负担,久而久之,不仅会加快身体的衰老,还容易加速关节的退化。
王大姐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老年人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度运动才是通往健康的正确道路。
希望每一位中老年人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和快乐,而不是让运动成为身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