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为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领域开放,将海南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省近日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重点围绕旅游规划与资源保护、旅游发展与促进、旅游开放与国际化、旅游经营与权益保护、旅游安全与应急处置、行业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系统规范。
《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有四大亮点:
打造旅游国际化新高地
《条例》设“旅游开放与国际化”专章,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标,将国家赋予的系列政策红利通过立法转化为稳定、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条例》变通国家关于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港澳台地区旅游业务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外商独资企业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变通国家关于娱乐场所不得在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营业的规定,允许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酒吧和娱乐演艺场所;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导游必须是中国公民,《条例》进行了变通,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导游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技能认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事导游工作。
丰富旅游消费新业态
《条例》积极回应旅游从“观光”向“体验”转变的趋势,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和长达1900余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条例》鼓励发展海洋旅游新业态,提升滨海度假、出海观光、海上运动以及休闲渔业等旅游产品质量,丰富邮轮、游艇、游船旅游产品供给;蓬勃发展的文化演艺产业已经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条例》鼓励发展“演艺+旅游”新业态,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影视节等演艺活动,鼓励引进国际高水平演艺活动,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
筑牢高风险旅游安全屏障
帆船、帆板、潜水、冲浪、滑翔机等涉海、涉空旅游项目,满足了现代游客的个性需求,但也具有一定专业性和风险性。
《条例》在鼓励发展相关业态的同时,实施严格管理,明确经营许可或备案要求,划定活动区域,严禁使用“三无”船舶和渔船非法载客,推动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高端化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海上运动天堂”和“低空旅游胜地”筑牢安全防线。
严惩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
《条例》构建了从预防到惩戒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例如,明确法律红线,禁止旅行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组织、接待旅游活动,禁止旅行社安排旅游者前往不合格购物场所进行购物,禁止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加大处罚力度,规定了比国家更高的罚款金额,明确违规旅行社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导游的禁业期限为五年,提高违法成本。
(总台记者 朱永 李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