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恰逢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吉林粮食携经典和创新的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彩亮相,同步开展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品牌专场推介会等活动,以省级公共品牌,叠加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四位一体”品牌赋能和产销对接,为此次秋糖盛会注入“嘎嘎香”的吉林韵味,为全国粮食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位于1号馆的吉林粮食展位面积超200平方米,汇聚了舒兰大米、九台贡米等地理标志品牌和金星米业、巨大粮油等双金名片企业,32户参展企业共带来200余款吉林粮食品牌产品。太空玉米、控糖米、胚芽米、富硒米、鲜食米饭等功能型、特色型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万余人次前来馆内关注咨询、试吃品尝。展馆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吉苏共建展区,前来咨询互通的品牌展商和消费者络绎不绝,被主办方评为“秋糖人气王”。16日上午,中粮集团董事长李国强来到展区进行调研,并品鉴了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
吉林好米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值得深耕的产业蓝海。目前,吉林正从“天下粮仓”向“产业厨房”转型。借助“天下第一会”糖酒会的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和传播优势,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16日下午,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品牌专场推介会。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魏茂义在会上表示,“吉林省中高端大米年销量26亿斤,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同时大力推进玉米主食化,仅四平市就开发玉米产品八大系列,600多个品种。”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德在致辞中阐释了吉苏粮食合作的重要意义,为产销对接指明了方向。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衡红表示,此次吉林大米与鲜食玉米展团携“双金名片”重磅亮相,不仅为参会嘉宾提供了体验吉林优质农产品魅力的机会,更搭建起产销两端精准对接的关键纽带。
推介会上,吉林省农科院林秀云研究员从天赐沃土、政策护航、科技破局、食味密码等四个方面解读《吉林大米品质报告》。四平市人民政府玉米产业发展顾问、四平市玉米办公室主任寇春生对“四平玉米”品牌进行了专题推介。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施启平进行了“水韵苏米”品牌推介,他相信“未来两地通过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必将推动南北稻米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鸿雁教授以吉林大米天赋优势、产业优势为基础,从吉林大米“1+4+6”品牌模型创新建构、吉林大米精深加工“3+4”创新发展方向、吉林大米品牌传播21项创新举措等多个维度现场解读《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向大家展示了构建大米新质生产力算力模型,展现吉林大米产业迈向千亿级发展的广阔前景。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粮食产业建设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不仅是两地深化粮食产销协作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全国区域粮食合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经过前期有效对接和现场交流,4户吉林粮食企业与经销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并完成签约仪式,合作项目涉及生产、流通、销售多个环节,这是吉苏粮食产销对接的具体成果,更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当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邂逅松花江的稻浪金波,这场南北之约,既是自然之礼的惊喜碰撞,更是产业协作的时代强音。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区域协作是推动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届糖酒会上,吉林粮食以品质破圈,不仅实现订单与渠道的双丰收,更通过品牌体验重塑消费认知。从“吃得好”到“吃得健康”,从传统农产品到丰富多样的创新农产品,“吉字号”粮食航母以品质与创新打了一场漂亮仗。
文:李冰
图:孟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