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佩佩·埃斯科巴】
玄奘,这位西行取经的僧人,堪称史上最传奇的人物之一。在中国人心中,他确实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七世纪唐朝初年,这位高僧突破禁锢西行,从帝都长安出发,穿越西域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誓要将梵文典籍译介东土。
他出玉门关继续西行,曾险些渴死在大漠,又策马翻越天山雪峰进入河中地区,最终抵达印度研习佛法数载。十五年后,当玄奘带着二十二匹驮满梵文经卷、佛教圣物与无价佛像的马队回到长安时,已是出发时的第十五个春秋。
甘肃高昌古城的唐玄奘雕塑作者供图,下同
这正是我辈心向往之的壮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我便断断续续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若干段落重走玄奘之路。这位高僧的神幻形象曾化身于十六世纪小说《西游记》,而刚过去的九月,我正是要完成一场数字时代的微缩版“西游”。
早在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这片中华文明的传統腹地——就已开创养蚕缫丝之术。蚕桑技艺虽东传朝鲜日本,但主要沿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丝绸传奇的起源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中国学界普遍认为,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启了官方商贸往来。此后不久,跨境贸易进入新阶段,丝绸成为主要外销品。张骞由此被钦定为“丝绸之路开拓者”受封博望侯。如今在西安恢宏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不仅陈列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丝路文物,更详细记载着张骞的功绩与后续丝路廊道的发展。
这条由无数支线交织的通道以旧时帝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向西沿渭河壮美峡谷抵达河西走廊东端的军事重镇兰州。北侧是戈壁荒漠,南侧是祁连雪山,驿道串联着绿洲城镇直抵象征华夏疆域西极的玉门关。
对于我这样追寻丝路的外国记者而言,此次西行新疆堪称一生一次的朝圣之旅。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千禧年间曾四度探访新疆,并走过原始丝路线路,但此番恰是十年来的首次重访,也是后疫情时代的初探。
西出玉门关
此时西行正逢其时——八月底九月初,意义深远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刚刚落幕;九月三日,北京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值此之际,我得以深入考察一个自信的中国如何通过1999年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域建设。今年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整个新疆都浸润在"七十周年"的红色旗帜海洋中。
我独自行走了首段旅程,重走传统古丝路:从西安到战略要冲兰州(这座黄河畔的城市掌控着中原与西北的交通命脉),再一路向西直至传奇敦煌城与玉门关。包下当地出租车整日游览关隘遗址包括汉代长城遗迹时,出租车司机对有个老外独闯大漠的念头兴奋不已。
甘肃街头的广场舞者
随后我从兰州乘高铁前往新疆科技中心——省会乌鲁木齐(这条线路已开通十一年),与一支汉族-维吾尔族联合制片团队会合,开启新疆公路纪录片拍摄。面积相当于西欧的新疆,古称“西域”,也是经典的丝绸之路沿途区域——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缘延伸,这片地球之上非凡的地理热点被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三山环抱,中心横亘着塔克拉玛干大漠。
我们循北线丝路而行:从重要绿洲吐鲁番,经科技枢纽乌鲁木齐直达库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衔接南线丝路;继而行经和田、于田等关键绿洲,直抵天山与帕米尔交汇处的千年古驿喀什——这座喀喇昆仑公路起点的绿洲古城,堪称通往中亚腹地的古代丝路轴心。
帕米尔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俯瞰着喀喇昆仑公路
千百年来无数商队葬身于“进得去出不来”的塔克拉玛干沙海,而如今凭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坦途,我们组建越野车队沿高速公路轻松穿行。驶过喀喇昆仑公路这条双车道繁忙走廊(中巴经济走廊首段),冰川雪峰与湛蓝湖泊令人目眩神迷,一路行至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风情小镇,前方直通红其拉甫口岸与南亚。
一路往西,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干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分为三线:新疆北部的阿拉山口作为中国首要欧亚枢纽,所有从重庆运送笔记本电脑、从义乌装载日用品的西行列车都在此停留,继而驰往欧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中国历来是陆权强国,而非海权国家。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起,领土扩张的方向始终是向西挺进中亚腹地。这导致中原王朝与突厥、吐蕃、蒙古等游牧民族冲突不断。唯有在汉唐清等强盛时期,中华帝国的影响力才真正覆盖中亚西部。
在习近平主席定义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下,伴随着自信的地缘经济强国心态,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成功将古西域新疆融入官方所称的"中国梦"。乌鲁木齐这座距北京四千公里的高科技枢纽,如今俨然是东部沿海大都会的翻版。这座拥有400万人口的城市仅被列为三线城市,但其与本世纪初相比的发展水平令人惊叹。
新疆棉花到了采摘的季节,这里没有所谓“农奴”和“种族灭绝”
我们与一支精锐的维吾尔族团队同行:现场制片、翻译、技术娴熟的司机全是维吾尔族人。从采棉工到巴扎商人,从创业女性到传统婚礼(我们并未发现所谓“种族灭绝”迹象),我们记录了真实的新疆。与此同时,租着每日仅60美元的坦克300越野车,来自全国的中产家庭自驾游热潮席卷新疆——敦煌鸣沙山脚下停满驮着游客的骆驼车队,喀什古城的黄金周巷道的人流摩肩接踵。
街头的维吾尔族民众,卖水果都可以用微信支付
这仅是终身难忘之旅的序章。此行成果将汇入明年出版的《古今丝绸之路》专著,以及2025年底前推出的纪录片(我们拍摄了2TB影像素材)。在众多亮点中,以下几处尤为夺目:
能源方面,乌鲁木齐至吐鲁番的高速公路两侧,太阳能电池板“森林”、风力发电机组阵列与大型光伏电站绵延不绝。新疆的丰沛能源不仅自给更反哺全国,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油气管道与即将贯通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在此交汇。
民族融合层面,西安鼓楼旁著名的回民街区,见证着这座古都的丝路辉煌。自唐代以来,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贾与学者在这座当时全球最繁华的都市扎根。如今至少五万名回族百姓——多为成功的商贾——居住古城,回民街的美食更令人流连忘返。
从绿洲生活至湛蓝的高山湖泊
历史传承:
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兰州甘肃省博物馆比肩而立,珍藏无数丝路瑰宝。两馆均免费开放,终日人流如织,抖音B站一代无不为马踏飞燕等文物倾倒。这尊1969年武威出土的青铜器,由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匠人铸造,堪称中国青铜艺术的巅峰之作。
马踏飞燕
敦煌:
作为汉武大帝时代的“燧烽重镇”,扼守通往塔克拉玛干沙漠前的最后水源地,坐拥西出玉门关的三条丝路干道。其真正的世界级文化地位源自莫高窟——这是一处三世纪起商旅捐建、唐代尤盛的佛教艺术宝库。可惜大量珍品曾遭西方所谓“学者”劫掠,现存海外。如今敦煌研究院实行精细化管理:须由学者导览、严禁拍摄、洞内仅借手电微光观摩。我有幸聆听考古学博士海伦讲解,感受震撼心灵的文化洗礼。
敦煌莫高窟壁画
维吾尔族绿洲生活:
从北线吐鲁番、库车到南线于田、和田、英吉沙,直至传奇喀什,这里没有西方简化论的污名化标签,只有智能手机与电动越野车点缀的传统生活。绿洲居民约七成为维吾尔族人,回族占相当比例。吐鲁番附近的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维吾尔语“有壁画的地方”)虽仅存往昔辉煌的片影,仍令人神往。南线更汇聚和田美玉、艾德莱斯绸与英吉沙小刀(每位维吾尔族男子的成人礼信物),而天山雪水浇灌、零转基因的生态食材,正是维吾尔族美食的灵魂所在。
作者(右一)与一位塔吉克族派对主持人,在热闹的舞会上合影
穿越塔克拉玛干:
这是每位丝路探险家的终极梦想。如今我们飞驰在500公里沙漠公路,双向柏油路面平整如镜,两侧“草方格沙障”与绿化带筑起生态长城。更深入流沙腹地170公里探访“沙漠秘境”达里雅布依,这个“中国最后的神秘部落”正打造精品民宿迎接越野爱好者。
帕米尔高原:
世间绝美净土,唯有帕米尔公路、天山部分区域、巴基斯坦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可与之媲美。沿公路行进,慕士塔格峰如巨人矗立眼前;海拔3900米的喀拉库里湖泛着蓝宝石般的波光,湖岸可见14条冰川舌。柯尔克孜族牧民的牦牛与毡房点缀其间。继续前行至塔什库尔干(托勒密《地理学》称中国西极),玄奘七世纪携经归来时曾在此驻足。
新疆,卡拉库里湖
真正的挑战在于取道G216——这条816公里超高海拔天路被视为中国最险峻的进藏通道。让西域与雪域彻底贯通,这或许是2026年的新计划。丝路传奇,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