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深秋的清凉和夜晚的些微寒意没有阻挡海内外游客对山西大同古城的热情,网络上古城之夜人山人海的情景甚至超过了今年暑假的火热程度。当地政府明确要求,本地车牌车辆从傍晚开始不得进入古城,哪怕住在古城的人家也得执行,留下的道路由外地车牌汽车自由进出。
即便如此,古城依然人车拥挤,尤其在四牌楼和鼓楼一带,不仅有十余个国保和省保单位可以观赏,也不仅有多家领号排队到深夜的网红饭店可以品味,而且,一处名为东南邑的大型历史文化街区着实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夜晚的东南邑游客众多。
近些年,许多城市都开设了老街之类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些繁华持久、有些逐渐变冷,而开街两年的大同古城东南邑却越来越火,街区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成为大同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东南邑的成功来自哪里?
“里坊制的活化石”时尚有魅力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地处雁门关以北,历史上就是古代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传统商贸和多民族混居相处之处。到了明代,既是九边之首,又是商业重镇,更是文化交融之地,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明。
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同古城的东南角,占地面积约为整个古城的1/8,其中包括第三批山西省历史文化街区“大同广府角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部分。然而,多年前,历经多少年的风霜雪雨,这片街区混乱不堪,道路泥泞,危房众多,对院落街巷进行“绣花式”的改造提上政府议事日程。2021年,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正式动工。
清晨六时许的东南邑,居民商家已经开始清洁工作。
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坐落着17处不可移动文物院落、15处历史保护建筑和51处织补院落,共计83个修复院落,这些院落由蔡家巷、正府巷、广府角、李怀角等几条街巷连接,形成“目”字形里坊格局。这种街巷格局可追溯至北魏,有着1500年左右的历史,也被学术界称为“里坊制的活化石”。
历史文化街区的院落改造重要的是遵循原有形制。“修复之初,我们对街区的建筑、街巷、公共空间等进行详尽测绘,石雕、木刻、砖雕等全部拍照留档,还走访了老居民,收集古城老照片,力求还原这片街区历史风貌。”项目开发方华夏江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滔表示。
他介绍,院落改造同时,街区基础设施必须脱胎换骨,水、电、气、暖、网络等系统被重新铺设和下埋,让历史街巷变得整洁有序、出片完美。另外,街区广场、儿童活动空间、文创店铺、艺术展馆、社区书店、区县主题馆、公共卫生间等公共设施要悉心布局,满足居民和游客的生活所需。街巷还应艺术性地栽树植绿,并打造街景水系,使得整个街区自然灵动,时尚有魅力。
大同有凤凰城的传说,民居屋脊雕有凤凰型样,东南邑改造遵循了这一传统。
2023年7月,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很快就成为大同古城的新地标,也很快获得网友们的称赞,成为大同旅游必去一景。
汇聚特色商铺让本地人也爱去
进入东南邑不久,就是中药老字号广盛原的博物馆,在这座装饰艺术感很强的四合院里,曲径通“药”,既介绍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医药学家,又展示常见的中药材和药物标本,还能名医坐诊开方、现场抓药。作为游客转一圈也就耗时约十分钟,获得知识可不少。
广盛原中药博物馆。
广府角21号院,飘来阵阵醋香,这是中华老字号“刘老醯儿”创办的大同味醋文化博物馆。店里推出了一系列醋衍生文创,有北魏瓦当纹样的醋饼干、融入九龙壁元素的醋包装、融合了醋风味的冰淇淋和咖啡,深受年轻游客追捧。
中华老字号的老醋作坊。
正府巷18号院,是由成都一苇书坊和大同本地文化艺术机构雅庐文化共同打造的共享空间,主办方深挖大同城市文化,组织人文社科相关主题的沙龙、读书会。
书院经常组织读书活动。
夏滔表示,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引入商铺时,注重的不只是一个旅游观光景点,更是一个本地人都爱去的日常生活街区。他介绍,街区在业态规划上,优先选择与本地生活紧密相关的餐饮、休闲、娱乐等店铺,吸引年轻人到这里消费。“为了引导商铺融入城市文化,我们自己孵化出‘念夏’品牌,包括念夏艺术中心、念夏咖啡、念夏坊、念夏酒吧等,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商业集群。”
念夏坊就有一家创意汉堡店,有大同铜锅麻酱汉堡,沙棘汽水等与地域文化和特产相关的文创产品。老板赵海介绍,开业一年多时间,高峰期常常需要等位。目前,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有80家商铺,商铺主理人大部分是像赵海这样的本地年轻人,他们以创意和热情为古老的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出城市消费潜力。
东南邑还设有多家区县主题馆,把各个县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知名特产、名人故事等都用图文和视频做了介绍。步入浑源县馆,北岳恒山、悬空寺、永安寺、栗毓美等名山名刹名人一一介绍,馆内一角还品尝到地方名产“小媳妇凉粉”。
网红城市魅力在持久支撑
“东南邑的成功,离不开大同城市魅力的强支撑。”大同市和平城区文旅部门的人士都向记者表达了这个观点。许多游客也赞叹大同古城的文化景点、吃住娱乐都能做到国内一流,感觉不虚此行,再游览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又感受到千年古城的活力。“就像一根时间轴,把历史与现代、文化与消费串在一起,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古老的大同和印象煤都,而且是生机勃勃的都市和文化创意。”来自北京的赵女士说。
清晨的大同古城东南邑街区宁静而优雅。
早上七时许,已有游客来逛东南邑了。
的确,从大同发展的环境变化和地方经济的坚韧转型,能折射出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成功的影子。显然——
方便的交通是大同旅游火爆的基础。大同的旅游景点在古城就很多,而大同古城距离机场和火车站不远,这是大同古城有别于大多数古城的交通优势。大同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山西的一半。多年前,当大同到西安的动车全线开通时,记者曾预言自北京经大同到西安的黄金旅游线路即将诞生,这条高铁线将带动起大同的“国内游”,如今,大同的海内外游客越来越多,在东南邑还在建设改造时,大同就已经成了国内旅游网红城市之一。
今年暑假期间云冈石窟游人如织。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大同成为新旅游热点的要件。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沉淀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厚重历史,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坐拥云冈石窟、悬空寺等世界级文化瑰宝,还有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大同古城、永安寺等诸多承载着千年古建风华的景点。而且,在大同古城内就集中了许多有名景点,不少还是免费,步行游览也不费力,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自然很强。
影视及游戏IP的带动打开了大同旅游的新空间。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高度还原了云冈石窟、悬空寺等6处大同古迹,使其游客量显著增长。今年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热播,其以善化寺、华严寺等作为取景地,再度带火大同旅游,以致永安寺等景点搜索量暴涨380%。
政府部门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为大同旅游注入持久动能。这些年,大同通过举办明星演唱会、全国热气球锦标赛等多元活动,借助抖音等平台宣传,知名度大幅提升。大同还打造了诸多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古城南城墙的《因为大同》开城盛典实景演艺,让游客仿若“重回北魏”。据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表明,大同已成为全国唯一替代省会的区域传播中心。
今年暑期里的大同古城无人机表演。
在今年暑期部分日子和国庆中秋假期,大同请来国内一流的无人机表演团队,量身定做了符合大同历史文化和经济转型的无人机表演,每晚,八千架无人机的点点光芒不断变换,组合出云冈大佛、赵武灵王、花木兰、算力之城等十多个图案,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市民游客早已等待在周边街巷,观者之多可谓摩肩接踵,随着表演变化都发出阵阵赞美之声。
原标题:《老街改造有很多,东南邑街区为什么获得市民游客一致称赞?》
图片来源:文内图片均 樊江洪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樊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