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酱炖鱼这事儿,关键在鱼的新鲜度。海边人懂这个道理,离了码头三天的鱼和刚上岸的,锅里一炖就现原形。鱼摊上挑鱼,手指按按鱼肚子,得有弹性,回弹快。鱼眼睛亮晶晶的,发乌发浑的不能要,凑近闻闻,腥气重了也不行,得是淡淡的海水味。处理鱼时注意,鳃要挖干净,血线贴着脊骨那条黑膜,用指甲或小刀刮掉,腥味一大半来自这儿。鱼身两面划几刀,不用太深,为的是好入味。
锅里油别多,薄薄一层铺满锅底就行。油太热了蒜末姜片下去容易糊,中小火就行,看着蒜末边上开始冒小泡,有点金黄了,葱段跟着下去。这香味儿一出来,厨房就有那个意思了。接着放豆瓣酱,家里常备的那种就行,勺子挖两勺,酱油沿着锅边淋一圈,量自己看着办,喜欢酱味浓就多放点。这时候火可以稍微调大点,酱和油得炒匀了,炒出红油,香味也变了,生酱味没了,变成一种醇厚的酱香。
鱼该下锅了,拎着鱼尾,顺着锅边轻轻放下去,别往里一扔,热油溅起来够受的。鱼放稳了,别急着动它,煎个一分钟左右,晃晃锅,鱼能滑动,底面定型了,再小心翻面。两面都煎一下,鱼皮收紧,炖的时候不容易散架。加热水,记住是热水,冷水下去鱼肉容易发紧。水别太多,差不多没过鱼身子一半多点就行。盖上锅盖,火调到最小,就那种咕嘟咕嘟冒小泡的状态。
炖多久?这没个准数,看鱼大小。巴掌大的小黄鱼十来分钟,大点的鲳鱼、带鱼段可能得二十分钟。中间别老掀盖,热气跑了影响入味。时间差不多了,掀开盖子瞅瞅,用筷子戳戳鱼背最厚的地方,能轻松扎透就是熟了。汤汁收得差不多了,黏黏糊糊裹着鱼身。这时候尝尝味,咸淡不够加点盐,喜欢回口带点甜就捏一小撮糖,别多,提个鲜。最后一把葱花撒上去,绿的白的红的酱汁裹着鱼,看着就有食欲。
火候得盯紧点,特别是最后收汁,走开一会儿就容易糊底。鱼新鲜,酱炒透了,火候掌握住,这三样齐了,做出来的酱炖鱼就差不了。鱼肉嫩,筷子一夹就下来,酱汁全吸进去了,咸鲜里带着点酱的发酵香气,下饭最合适。炖的时候那股子香气飘出来,邻居都能闻见。吃的时候小心点刺,海鱼刺有时候也挺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