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最近走在户外,明显能感觉到风里少了夏天的湿润,多了几分干爽,白天太阳晒着不觉得热,傍晚一吹风就凉飕飕的 —— 这就是秋分过后的常态。昼夜温差一天天加大,空气里的湿度慢慢下降,身体也会跟着出现一些小变化:早上起来口干舌燥,喝再多水好像也没立刻缓解;喉咙偶尔会痒,想咳却没什么痰;就连脸上的皮肤,也比之前容易紧绷,涂护肤品时都能感觉到吸收变快了。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注重滋阴润燥了。秋分时节,“燥” 容易悄悄影响身体,耗掉我们平时储存的津液,而津液充足,身体才会觉得舒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3 种日常很容易买到的食材,做法简单,还能帮着补津液、养肺胃,秋天跟着吃,就能少些干燥的烦恼。
提到滋阴润燥的食材,很多人会先想到燕窝,但对我们日常来说,银耳才是更实在的选择,也被不少人叫做 “平民燕窝”。它的性子特别平和,不管是偏热还是偏凉的体质,吃起来都不用担心中和不适,尤其擅长帮着补肺和胃的阴液,让身体里的 “滋润度” 慢慢提上来。
从营养角度看,银耳里最特别的就是天然植物胶质(也就是银耳多糖)。这种成分煮软后会变得黏糊糊的,吃进身体里,不仅能在肠道表面形成一层温和的保护膜,还能帮着补充 “可溶性水分”—— 这种水分不像喝白开水那样很快代谢掉,而是能慢慢滋润口腔和皮肤,缓解口干、皮肤干的情况。如果搭配上其他同样有润燥作用的食材,效果还能更好。
最推荐的吃法是银耳莲子百合羹,做法不复杂,在家就能轻松做。先把干银耳用温水泡发一个小时,泡软后把黄色的根部去掉,再撕成一小朵一小朵的,这样煮的时候更容易出胶。准备一个砂锅或者养生壶,把处理好的银耳放进去,加足量的清水,水量要没过银耳,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炖 40 分钟,直到银耳开始变得黏糯。这时候加入提前泡好的去芯莲子和新鲜的百合,再放少量冰糖或者自己喜欢的代糖调味,继续炖 20 分钟,等到银耳完全出胶,莲子也变得软糯,百合吸收了汤汁的清甜,这道羹就做好了。
吃银耳也有小细节要注意:泡发银耳的时候别用开水,开水会破坏里面的植物胶质,炖出来的银耳就不容易黏糯;如果平时脾胃比较弱,吃点凉的就容易不舒服,炖银耳的时候可以加一两颗红枣,红枣的温和能中和银耳的微凉,吃起来更舒服。
秋分前后上市的梨,比如酥梨、雪花梨,是当季最应景的润燥食材。随便拿起一个梨,咬一口就能感觉到满满的汁水,它的含水量高达 80% 以上,一口下去,口干的感觉能立刻缓解大半。从传统认知来看,梨能帮着润肺清燥、生津止渴,尤其适合秋分后身体被 “燥” 影响时吃 —— 比如喉咙痒、说话多了声音沙哑,或者偶尔想咳却没什么痰,吃点梨都能觉得舒服不少。
从营养层面来说,梨里的果胶和维生素 C也很有帮助。果胶是一种温和的膳食纤维,能帮着滋润呼吸道黏膜,减少干燥带来的不适;维生素 C 则能给身体添一份助力,让皮肤和黏膜保持更好的状态。不过梨生吃和熟吃的感觉不太一样,生吃清爽解渴,熟吃则更温和,对脾胃也更友好。
更推荐大家试试冰糖炖梨,做法比炒菜还简单。先把梨洗干净,从顶部大概 1/4 的位置切开,像做 “盖子” 一样放好。然后用小勺小心地挖掉梨中间的核,注意别把梨的底部挖穿,不然炖的时候汤汁会漏出来。接着在挖空的梨芯里放入 3 到 5 颗冰糖,如果平时容易怕冷,也可以加一两片生姜,生姜的温和能中和梨的凉性。把之前切下来的 “梨盖” 盖回去,用牙签固定好,防止炖的时候移位。准备一个蒸锅,水烧开后把梨放进蒸屉里,中火蒸 20 分钟,等到梨肉变得软嫩,里面的冰糖完全融化成汤汁,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吃的时候可以先喝掉里面的汤汁,再慢慢吃掉梨肉,滋润的感觉会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
吃梨的小提醒:生吃梨偏凉,如果平时脾胃虚寒,吃点凉的就容易腹泻,那一定要把梨煮着吃;如果偶尔有少量痰,也可以在梨芯里加一点磨成粉的川贝母(根据自己的接受度加),不过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觉得不舒服就停下来。
秋分后除了身体容易觉得燥,还有不少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不困,却总觉得心烦,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还是口干舌燥。这时候就可以试试鲜百合,它不仅能帮着养阴润肺,缓解干咳、喉咙干的问题,还能平抑身体里的 “燥火”,帮着清心安神,让睡眠变得更安稳。和干百合比起来,鲜百合的口感更脆嫩,润燥的效果也更直接,不管是炒菜还是煮粥都合适。
鲜百合的吃法里,百合炒西芹最受欢迎,清淡不腻,还能护着脾胃的阴液。做这道菜之前,要先把鲜百合的花瓣掰开,去掉中间的根须,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进开水里焯 1 分钟,去掉涩味,捞出来沥干水分备用。西芹要先去掉外面的老筋,切成小段,也放进开水里焯 30 秒,这样炒的时候更容易熟,还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接下来就可以炒菜了:热锅后放少量橄榄油,油热后下蒜末爆香,接着放入焯好的西芹,快速翻炒 1 分钟,让西芹裹上油香。然后把焯好的鲜百合放进去,加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再翻炒 10 秒就可以关火了。这里要注意,鲜百合不能炒太久,不然会变得软烂,失去脆嫩的口感,吃起来就没那么清爽了。
除了炒菜,鲜百合还能放进小米粥里煮。早上煮小米粥的时候,等粥快煮好前 10 分钟,把鲜百合放进去,煮到百合变软、粥变得黏稠就可以了。早上喝一碗这样的粥,既能补充津液,又能让脾胃暖暖的,一天都觉得有精神。
虽然这 3 种食材能帮着滋阴润燥,但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身体更舒服。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吃法。如果平时脾胃虚寒,吃点凉的就容易腹泻,那吃银耳、梨的时候,一定要煮着吃,少放糖,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如果平时容易上火,口干却不怕冷,属于阴虚火旺的情况,可以在喝的水里加少量麦冬(一次加 5 到 10 克就够了),帮着增强滋阴的效果,但也别天天加,觉得舒服就可以停。
其次别依赖单一食材。滋阴的核心是补充津液,除了吃这 3 种食材,每天还要喝够 1500 到 2000 毫升的温水,别用饮料代替 —— 饮料里的糖分多,反而会让身体更干。另外,熬夜最耗津液,尽量别熬夜,晚上 11 点前就准备睡觉;辛辣、油炸的食物会加重身体里的 “燥”,秋天也要少吃,多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最后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吃了这些食材后,还是持续觉得干咳、喉咙痛,或者皮肤脱皮严重,那可能是身体里的 “燥” 比较重,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别硬扛着,早调整早舒服。
秋分养生的关键,其实就是 “顺时而养”。不用追求复杂的食材,也不用花太多时间,用身边常见的银耳、秋梨、鲜百合,做几道简单的饭菜,就能帮着补回耗掉的津液,让身体不燥、呼吸顺畅。秋天本来就是温柔的季节,跟着季节的节奏吃,就能慢慢适应天气的变化,舒舒服服地度过这个秋天。
上一篇:体验云南|建水是什么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