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深夜,贵阳民生路依旧人声鼎沸,一路上烤小肠、现炸土豆片、安顺裹卷、特色烧烤等众多美食汇聚,让人垂涎欲滴,将“深夜食堂”的热闹氛围拉满。
当晚23时许,位于民生路中段的烧烤摊仍一座难求,杨记蛋包洋芋、版纳舂鸡脚等网红店铺前,长队蜿蜒不绝。排在队伍后面的广东游客冷可怡刚咬下一口外酥里糯的锅巴糍粑,又尝了口糯米冰浆,她说:“从锅巴糍粑到糯米冰浆再到刚刚吃过的厕所馒头,每一口都是地道的贵阳味道,这座城市夜晚的活力太让人惊喜。”
钟姨妈七彩糯米饭摊位前,老板钟国香的动作麻利又熟练。她将紫、黄、红等各色交织的糯米饭舀进饭盒,再加上蛋黄、烤肠等小料,很快就打包好一份。“平常一天营业额就四五百元,国庆这几天,每天能卖近2000元,下午一百多斤糯米饭基本都售罄了。”钟国香眼里满是笑意,“这是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希望游客能通过这碗饭,记住贵州的味道。”
街头巷尾,举着美食打卡的游客随处可见,还有人拖着行李箱穿梭在土特产店和文创摊位前,认真挑选伴手礼,想把贵阳的烟火气和人文味装进行李箱。在位于蔡家街中段的贵州土特产店内,刺梨干、脆哨、羊肉粉等商品琳琅满目,为迎合游客需求,店家还在门口新增了冰箱贴、文创挂件等产品。店员刘佳说:“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和土特产一样受欢迎,随着国庆期间游客量增加,我们也把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1点。”
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沙玛永达一边在贵州土特产店门口为家人挑选文创伴手礼,一边不停夸赞贵阳的美食好吃又实惠。他表示,“第一次来贵阳,落地第一站就来到民生路,感觉很有烟火气,也很亲切。接下来几天,我们还计划去甲秀楼、黔灵山公园等地,好好感受贵阳的人文气息。”
深夜灯火通明的民生路,是贵阳夜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这条以美食为核心的老街,将地方饮食文化转化为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让夜经济既有“舌尖上的诱惑”,也有“带得走的记忆”,成为激活城市夜间消费的生动样本之一。
记者 吴宇
编辑:赵子滟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