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晚点吃也没关系”,结果研究发现,早餐时间一旦推迟,糖尿病风险直接飙升。比起饮食内容,进食时间也许才是关键。
太晚吃早餐、晚餐,当心健康出问题。 一项研究指出,早餐晚吃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和第一餐在早上8时的人相比,9时后才吃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59%。 此外,她认为少量多餐能稳定血糖,禁食过久反而会剧烈震荡。
2023 年一篇法国饮食调查研究,收集 10 万 3312 个新发生糖尿病的病例,发现第一餐在早上 9 时以后才吃的人,和第一餐在早上 8 时前者相比,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 59%。 而最后一餐的时间,反而与糖尿病发病风险未显著关联。
夜间禁食时间整体与糖尿病风险虽未有显著关联,但在「早餐早于上午8时,夜间禁食大于13小时者」的特定群体中有较低糖尿病风险,这代表早点结束晚餐、早点吃早餐,糖尿病风险最低,也就是早睡早起的概念。
研究还发现,每增加一次进食机会,可减少糖尿病的新发生风险,因此自己都会建议学员吃4餐,甚至拆开成5餐。 过去认为少量多餐会刺激胰岛素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少量多餐才能够稳定血糖,因为禁食过久反而会造成血糖剧烈震荡。
医师建议,早上7时至8时左右结束早餐,晚上8时前吃完固体食物,空腹时间至隔天约是12小时,是最好的状态。
规律的作息,早点吃早餐、早点吃晚餐,看似老生常谈,却真能让身体少走弯路。糖尿病不一定是饮食量的问题,有时只是你“吃得太晚”。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