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举国同庆。在国庆假期的浓厚氛围中,涪陵区红色旅游热潮持续升温。作为中国三线建设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世界第一人工洞体”—— 816工程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这座深藏于武陵山腹地的巨大地下工程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文化”, 接受一场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
游客参观816工程
10月1日上午,816工程景区入口已排起长队。游客们有序搭乘摆渡车穿越山体隧道,缓缓驶入地下核军工遗址,眼神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好奇与敬畏。洞内凉风习习,灯光幽邃,仿佛开启了一段通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隧道。在景区内,国内首部展现中国三线建设的实景沉浸式舞台剧——《洞见816》正在上演,观众们跟随演员沉浸在舞台剧中,共同体验着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辛与希望。
游客参观816工程
816工程景区位于涪陵区白涛街道,是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据了解,该工程先后投入6万多名建设大军,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开挖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宛如迷宫,体量庞大。816工程书写了军工建设史上的传奇,有大国力量、大国智慧,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
点亮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