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乡村越夜越精彩
创始人
2025-09-30 17:02:03
0

01义乌市李祖村通过“打铁花”表演吸引大量游客,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推动乡村夜经济,夜间消费同比增长近一倍。

02绍兴东澄村打造“星空+萤火虫+Live音乐”沉浸式夜游场景,灯光秀使游客日均停留时长增加2.3小时,夜间消费翻倍增长。

03义乌上坑仁村“水上星光夜肆”创新融入“多巴胺”风格设计,吸引私家车排队,游客体验轻松自在的乡村夜生活。

04浙江已培育超过100个美丽乡村夜间经济精品村,84场乡村夜市活动集中推出,夜间经济成为乡村发展新引擎。

05临海江南·溪望谷联合6村打造“不夜谷”,通过亲水、野营等业态吸引30万游客,实现营收48万元,带动区域共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夜幕降临,义乌市西北城郊的李祖村人声鼎沸。村口小山坡上,年轻人摩肩接踵,翘首以盼一场古老而绚烂的“打铁花”表演。山脚下,沙滩旁的开放麦舞台热闹开场,游客与村民轮番登台。

在浙江,越来越多乡村的夜晚,像李祖村一样打破了常年的寂静。

“夜间经济”不再是繁华都市的专属标签。浙江敏锐捕捉到乡村沉睡的“月光潜力”,2020年便前瞻性地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夜经济先行省”。今年7月,浙江出台《“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将夜间经济、乡村消费等划入重点。

眼下,浙江众多乡村深度挖掘自身独特的禀赋,曾经静谧的乡野,正被创意与活力重新定义,越“夜”越精彩。

乡土烟火气打动人心

绍兴岭南乡古梯田上演灯光秀。通讯员 竺静 摄

近日周末,记者走进绍兴上虞岭南乡东澄村。暮色下古民居别有韵味,远处覆卮山“身姿”挺拔。来自杭州的90后游客小张正倚坐露台栏杆边,享受着落日晚餐。“我在网上看到这里晚上还有灯光秀,很是期待。”他笑着对记者说,平时上班太卷了,周末到这儿就想好好放松,放慢生活节奏。

东澄村所在的覆卮山,因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闻名,白天游客络绎不绝。而如何让匆匆的“过路客”成为深度体验的“过夜客”,曾是困扰当地文旅发展的一道现实难题。

“用好资源禀赋,让夜幕成为新舞台。”岭南乡文旅办主任金烨楠向记者道出破题的关键。今年夏天,当地利用百年古村、千年梯田,打造“星空+萤火虫+Live音乐”的沉浸式夜游场景。

晚上7时,灯光秀在2000多亩古梯田上展开,光影与夜空交相辉映。“哇!”人群中爆发出惊叹,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梦幻瞬间。

沉睡的山水资源,在夜幕中被科技与创意“唤醒”,效果也立竿见影:今年暑期,东澄村游客日均停留时长同比增加2.3小时,夜间消费同比增长近一倍。

绍兴新屯南村,水乡大舞台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上虞区委宣传部供图

50公里外的道墟街道新屯南村,则以文化底蕴“夜间焕新”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

道墟被誉为“越国王城第一都”,有2500多年历史,新屯南村则有“江南威尼斯”的美称。记者走进村内“一壶江南”休闲文化综合体,只见亭台楼阁间,众多游客身着汉服打卡拍照,家长带着孩子体验非遗文创和当地美食。

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村里闲置的“虞舜会堂”,去年8月完成改造后大变样,能吃能玩能逛。每周六晚,来自绍兴各地的草根艺人登上村内水乡大舞台一展才艺,舞剑、古筝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这个夜间新地标,今年已吸引超过5万游客慕名而来。

乡村的夜间,最打动人心的,是城市里没有的乡土烟火气。

义乌上坑仁村“水上星光夜肆”热闹景象。义乌市大陈镇人民政府供图

今年夏天,义乌市大陈镇上坑仁村热闹非凡,专程前来“水上星光夜肆”的私家车排起了长龙。

挽起裤脚,踩在没过脚踝的八都溪中,两侧是64家特色摊位,小吃香气四溢,非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边玩水边品美食,一派欢乐景象。

运营主理人黄建豪介绍,夜肆已连续举办4年,今年在保留乡土本味的基础上,创新融入“多巴胺”风格视觉设计,增设网红打卡点和水上亲子项目,给夜市增添了更多互动元素。来自诸暨的小金一家,玩到晚上10时仍意犹未尽。小金父亲对记者感慨:“水质干净,氛围轻松自在,没有城市夜市的拥挤喧嚣,比城里更有味道!”

东澄村、新屯南村、上坑仁村这样的村庄正越来越多。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目前浙江已培育超过100个美丽乡村夜间经济精品村。今年暑期,全省集中推出了84场各具特色的乡村夜市活动。

夜晚“有戏”创造新价值

夜间经济,正在赋予浙江乡村别样的价值。

义乌李祖村打铁花表演。受访者供图

暮色四合,当星星点点的铁水在义乌李祖村的夜空轰然绽放、化作“火雨”,来自杭州的游客小林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情绪释放。表演结束后,漫步村中,颇具特色的夜市摊位、妙趣横生的玩水项目,让小林沉浸其中,“来之前真没想到,一个城郊小村,夜晚能这么‘有戏’!”她兴奋地对记者说。

都市人群涌入乡村,收获了松弛;村民和返乡青年则有了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新舞台。

在李祖村“不忙市集”的一个烤肉饼摊前,摊主方大姐动作麻利,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前在外打工,听说村里夜市搞得好,就回来了。”她边给顾客递上热腾腾的肉饼边对记者说:“生意好时一晚上能赚八九百元,比打工强,还能顾家!”

90后返乡创客方志向的“雾也农场”,因打铁花等夜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年轻客流,带动了莲子等农产品热销,当初投资农场的钱,如今已经回本。“家里人看到农场这么火,都很支持我在家门口创业。”他语气中透着自豪。记者走进“自家小院”棉麻服饰店,主理人鲍丽萍正忙着招呼晚间顾客:“现在晚上生意好,我们营业都到8点半之后了,一晚能来几十个新客户。”

看着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村庄,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说,曾经他也担心热闹的夜与村民生活不合拍,但事实表明,夜晚同样是村庄发展的契机。为此,李祖村一面积极培育业态,一面合理布置场地,减少夜间声光干扰。效果也体现在账本上:今年5月至8月,打铁花项目带动线上门票销售57万元,直接助农增收50万元。网红打卡点“粉红沙滩”开放麦,今年来已累计吸引3万游客,其中80%是年轻群体。周末夜晚,开放麦还会邀请村民登台表演,让他们成为夜生活的主角,村民与游客共享乡村夜间活力与欢乐。

更可喜的是,有的地方,乡村夜间经济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走向“抱团发展”。

临海江南·溪望谷一角。通讯员 郭华坚 摄

江南·溪望谷是临海市江南街道3年前打造的文旅IP,以香年溪为轴线,串联6村。今年6月,沿线村庄差异化利用14座堰坝资源,打造风格各异的亲水平台,联手推出“江南不夜谷 溪望奇遇夜”项目。

各村根据自身特色,在原有日间业态的基础上,结合临海特色的彩灯和休闲用品产业,拓展亲水、野营、派对等业态,打造云水闲、野溪湾、乐水谣三大夜游场景。村民们不仅成为受益者,也是创意的参与者和场景构建者,草根创意在各类场景中闪光:废弃的稻穗被扎成发光的艺术装置,稻田化身为小火车穿梭的梦幻灯海乐园……截至8月底,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实现营收约48万元,成为点亮当地区域共富的“夜光带”。

“浙江乡村夜间经济的热闹绝非偶然。”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赵江分析,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构成了城市无法复制的天然“舞台”和“剧本”。浙江农村较高的发展水平,持续的创意转化和业态创新,大大激发了乡村夜间消费力。

“独家定制”不一样夜景

乡村夜间经济正在展现其独特魅力,但在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看来,这簇星火要成燎原之势,还要补齐三个短板。

短板一,基础设施。“想小酌一杯放松,村里却难觅民宿;夜深想叫代驾或打车,更是难上加难。”一位乡村创客道出不少游客面临的无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不少偏远乡村而言,夜间接待游客是场严峻考验:地理位置远离市区,如厕设施有限,夜间照明、监控不足,应急医疗覆盖面不够,住宿接待能力不足……

多地村干部坦言,土地、资金约束以及相比城区的吸引力落差,让停车场、标准化民宿等基础设施升级受限,限制了游客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短板二,管理能力。记者在多个热门夜游点看到,人气爆棚的背后是“甜蜜的负担”。

以“水上星光夜肆”为例,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导致停车位“一位难求”,厨余垃圾激增,八都溪水质管理压力陡增。这种生态管理难题在乡村夜间项目中具有普遍性,也考验着乡村的承载力。

短板三,业态创新。长期关注乡村夜经济的周永广提醒,当前不少乡村夜游项目存在隐忧,项目“靠天吃饭”,淡旺季分明,部分夜间业态难以全年运营;声光电等场景投入大,短期回报慢。最突出的是同质化倾向,简单模仿城市夜市或相互复制,缺乏对本地风物、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特色创新,易使游客“审美疲劳”,难以形成持久吸引力。

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一些乡村逐渐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在尽力补短板。走访中,记者看到,有的乡村正利用村内闲置资源,优化业态空间分布,拓展夜间停车场地,增设公厕夜间照明设备等。通过加强与邻村联动,提升夜间服务接待能力。例如,上坑仁村和大陈镇已制定更精细的管理预案:增设清晰的卫生间指引和岸上专用厨余垃圾桶,同时加密卫生巡查和水质检测频次。开辟游客停车场,每天下午5时至晚上10时半,10辆摆渡车不间断接送游客。

专业化、特色化、可持续化的运营,是保持乡村夜间经济活力和避免昙花一现的关键。

“发展乡村夜游,绝不是亮几盏灯、办个夜市那么简单。”临海市社发集团文旅产业首席运营官舒坦结合溪望谷的实践总结道,乡村夜游核心在于打造具有高辨识度、强文化内核和持续吸引力的乡村夜游IP,“没有核心卖点,就留不住人。”

记者采访中发现,浙江不少乡村正在努力破题,让夜景成为“独家定制”。

例如,靠萤火虫引发夏季游客暴增的余姚四明山镇,计划将萤火虫项目融入全域旅游版图,挖掘与萤火虫相关的传说民俗,设计周边产品,打造全年吸引力;淳安创新引入“演艺+直播”模式,带动周边夜市消费,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全域受益”……

让游客从“愿意来”变成“愿意常来”,乡野的夜色,期待一场更精彩别致的绽放。

【专家观点

培育有辨识度的文化IP

赵江

发展夜间经济,是点燃浙江乡村活力的引擎之一,应牢牢抓住“乡土特色”这根生命线。而文化体验是乡村夜间经济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城市夜间经济的最大亮点。

城市的霓虹闪烁,往往以商业消费为主。而乡村的夜晚,魅力藏在文化里——那些沉淀千年的历史故事、鲜活生动的民俗风情、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等,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金字招牌”。要擦亮这块招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民俗文化是“根”,让夜晚“活”起来。在乌镇的柔波灯影里,听一段韵味悠长的戏曲,看一场光影流转的皮影戏。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对于游客而言,更是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触摸到乡村跳动的“文化脉搏”。再比如,传统节日里,一些乡村举办夜间灯会、热闹的庙会,让古老习俗穿上“光影新衣”,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增添了观赏性。

手工艺体验是“特色名片”,让夜晚“动”起来。竹编的柔韧、刺绣的精细、陶土的质朴,乡村手工艺本身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宝藏。通过开设特色手工坊,邀请游客体验,学编小竹篮,体验刺绣、陶艺,这样的动手乐趣和专属记忆,是乡村夜间业态的别样体验。以安吉为例,竹编工坊在夜晚开放,游客在灯光下学习竹编技艺,不仅带动了手工艺品销售,也让游客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乡村美食是“味蕾舞台”,让夜晚“香”起来。乡村夜市,绝不只是填饱肚子的地方,它是地道乡土味道的“博览会”。热气腾腾的农家菜、香气四溢的地方小吃,蕴藏着舌尖上的文化故事。通过打造特色美食街等方式,可把饮食文化变成夜间“吸睛”又“吸金”的风景线,让游客的味蕾成为感受乡村饮食文化的窗口,将味觉享受与文化传递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乡村夜间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差异化竞争力,关键在于深挖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IP”。

(作者为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德市荣膺“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消... GUANG DE 广德 9月28日,2025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发展大会在安徽祁门县盛大启幕。在这场聚焦...
国庆“逆向旅行”新选择:来云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季建荣 通讯员:瞿春春 蔡妍荣 当人潮涌向远方时,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选择“逆向...
湖北襄阳备足“文旅大餐”迎接广...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30日电(任妤)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襄阳市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文...
粤桂自驾旅游联盟在南宁成立 四... 中新网南宁9月30日电(张广权 周月婷)9月29日,“畅游山水 驾享广西”2025年区内广西文化旅游...
政企协同护航十一黄金周 滴滴青...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洪炼杰 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杭州西湖景区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出行需求激增,交通压...
北京拟禁止占用观景点“开直播”... 日前,《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对搭建帐篷、商业拍摄等行为进行了细化规定,拟禁止占用观...
2025“品味洛宁”蒸肉争霸赛... 9月2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永宁湖公园,2025“品味洛宁”妈妈菜之蒸肉争霸赛总决赛拉开帷幕。本...
助力景点加速焕新升级,“苏旅贷... 国庆将至,江苏文旅市场正迎来活力迸发的黄金期。不少景点的焕新面貌背后,离不开“苏旅贷”专项金融支持。...
全省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和假日市... 9月2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
海鳗云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赋能...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旅游业正加速向智慧化、精细化转型。海鳗云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深度挖掘和...
我朋友圈的旅行风景美照真的能信... 我朋友圈的旅行风景美照真的能信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刷到朋友圈那些“绝美旅行照”,蓝天白云、...
原创 耗... 新桂系的崛起与陨落:一场关于忠诚与背叛的权力游戏 1926年5月至1929年3月,以李宗仁、黄绍竑、...
五大街区,N种美味! 跟着公交... 当晨光洒满南明河 当夜幕笼罩甲秀楼 贵阳的街巷里 总飘散着令人驻足的美食香气 这个国庆,不妨让公交载...
国庆长假全城热“运”,来广州发...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同庆,为期8天的长假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度假时机。恰逢十五运会筹备工作关键节...
消防连线 | @所有人,国庆长... 国庆假期出游是大家 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好时机 不过假期期间 节庆活动增多、群众出行频繁 且秋季气候...
全国最大、西南首家XR影院!越... 9月29日,贵阳越界影城XR影院正式开业,成为全国最大、西南首家XR多厅未来影院,这标志着越界影城在...
沾溪镇国庆中秋假期安全提示 SAFE 安全提示 花好月圆人团圆,国庆中秋假期将至,群众走亲访友、出行游玩意愿强烈,各类节庆活动频...
区文旅局召开2025年国庆中秋... 全媒记者 刘瑛 近日,区文旅局召开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市场整治工作会议。 会议...
江永县全面部署文旅市场安全工作...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欧阳奥成 廖光瑜 杨志霞)9月28日,江永县组织召开文旅市场“中秋·国庆”安全工...
额济纳旗胡杨林攻略:锁定最佳观... 一、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趋势与核心痛点:2025 年数据解读 额济纳旗胡杨林作为内蒙古 “金秋必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