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南京,一座流淌着英雄血脉的“兵城”,一片浸润军民深情的厚土。她承载着烽火岁月的记忆,也谱写着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壮丽诗篇。10月1日,南京市首家以“双拥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南京双拥文化馆,面向公众试开放。
南京双拥文化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虎踞路87号南京国防园内,展陈面积约2500平方米,展馆以“军民同心 荣光共铸”为主题开设了专题展览,分为“浴血奋战 鱼水情深”“奋发图强 休戚与共”“勇立潮头 军民同心”“踔厉前行 强国强军”四个篇章,通过图文、实物、影像、AI复原等多元手段,生动展现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南京党政军民携手奋进、开展双拥工作的实践历程与辉煌成就,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暖心动人的双拥故事。
展馆序厅设计极具深意,正中央为“爱我人民爱我军”的金色字样,序厅内还设有影像展示区,一段精心制作的影片浓缩了南京双拥发展历程,让参观者在光影流转间快速回溯这座城市在双拥工作中留下的辉煌足迹。
馆内众多极具历史意义的展品,生动再现了不同时期南京军民携手抗敌、勇担使命、共建家园的动人场景。从标注新四军挺进江南的路线图、陈毅写下的《东征初抵高淳》相关印记,到见证《茉莉花》诞生与双拥渊源的史料;从“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的船工户籍卡,到南京长江大桥场景装置下的莲花灯座、通车证;从上世纪80年代“军转民”浪潮中的伯乐冰箱、金城摩托等老物件,到“南京舰”模型、“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奖牌……一代代南京军民用热血与汗水,共同镌刻了这座“双拥模范城”的光荣印记。
南京的双拥文化史,是一部写满忠诚与奉献的壮丽史诗,更是一幅绘就军民鱼水深情的时代画卷。馆内还收录了诸多温暖的双拥故事:“田奶奶”任加翠与南京长江大桥同龄的拥军故事、持续40余年的“梅园家庭病床”品牌、运行34年的25路“双拥线”,西藏边防部队给南京市民的拜年视频,以及最新开通的地铁“双拥线”等,让“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更具象化、可感可知。
(吴小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