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第八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看彭水”公益晚会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蚩尤九黎城举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陈清松讲话并宣布开幕。市民族宗教委一级巡视员付茶生出席。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侯玉峰致辞。新华网纪委书记谭玉平,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刘晏平,黔江区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孙章华,武隆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博,秀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利,酉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胜,石柱县政府党组成员周国文,中应建新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大会等出席。
彭水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任序江主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玉萍,县政协主席程途等县领导出席。
侯玉峰在致辞中说,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旅融合、民族团结”宗旨,聚焦“畅游渝东南·领略民族风”主题,历经七届的精心打造与沉淀,已成为集中展示渝东南地区独特自然风光、绚烂民族文化和优质旅游产品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区域交流协作、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市文化旅游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渝东南各区县充分发挥生态民族文化优势,加强区域协同联动,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共同打造大武陵山知名旅游目的地,让“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陈清松代表县委、县政府和70万彭水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渝东南地区特别是彭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陈清松指出,渝东南地区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独具魅力的民族歌舞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发展生态民族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渝东南各区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服务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差异发展,共建共创旅游经济带,建成国家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33个,2024年接待游客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7亿元。
陈清松说,本届文化节以“畅游渝东南·领略民族风”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渝东南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灿烂的民族文化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彭水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坚实的步伐,推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观看了精彩的公益晚会演出。这场演出以“绿满最炫民族风”“高铁律动谱新篇”“绿色发展向未来”三个篇章,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视觉美感的艺术盛宴。序章《苗韵九黎》由九黎集团演员演绎,苗族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原生态舞蹈动作,再现了苗族先民的生活场景,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苗装秀《山河入梦・苗域风行》中,模特身着融合苗绣元素的民族服饰,行走在具有苗族建筑特色的舞台上,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的碰撞赢得阵阵掌声。苗装秀指导老师、2025绿色中国文旅推广大使葛晓慧表示:“这个节目融入了彭水苗族特色山水的辽阔风貌与苗族人民的奋斗精神,在整体编排中既体现艺术美感,也展现出民族力量。”
晚会还聚焦“时代发展”主题,藏族歌手贡秋竹演唱的《高铁开进苗乡》,用悠扬旋律讲述高铁开通后苗乡的变迁,引发观众共鸣。诗朗诵《渝东南・高铁载梦向远方》则以深情告白,描绘渝东南借高铁东风推动文旅发展的蓝图。此外,降央卓玛、蒋大为等知名歌唱家先后登台,献上《卓玛》《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经典曲目,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大合唱,现场歌声与欢呼声交织。“通过这场晚会,深深地感受到了渝东南每一个区县的文化特色,也感受到了彭水人民的友好和热情!”活动结束后,观众陈女士兴奋地表示。
本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看彭水”公益晚会,既是彭水“生态+民族”文旅特色的集中亮相,也是渝东南区域文旅协同的生动实践。通过这场盛会,彭水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千年苗乡的文化魅力与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更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后续文旅发展积蓄动能。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若晗 通讯员 李绍标 李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