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一过,这天儿可是说变就变,晚上睡觉都得把薄被子裹严实了。不少朋友想着要“贴秋膘”了,开始大鱼大肉,或者吃些像豆芽、韭菜这类觉得爽口的菜。但您可得留神了,这时候吃它们,可能不如夏天那么舒服了!
老辈人常讲,秋分之后,讲究个“阳消阴长”,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往里收。像豆芽偏凉,韭菜比较“散”,这时候吃多了,容易让身体更燥,或者感觉气短没劲儿,肠胃也可能会闹点小脾气。所以呀,秋分后吃饭,真得“忌忌嘴”,咱们得转向一些温和、滋润、能强壮我们脾胃的食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家秋分餐桌上必上的3道菜,有汤有菜,吃完浑身舒坦,帮你安安稳稳度过这个秋天。
暖心暖胃第一汤:板栗山药乌鸡汤
这道汤是我家的秋日限定,板栗的甜、山药的粉、乌鸡的鲜,全融在一锅金黄的汤里,喝一碗下去,感觉从喉咙到胃里都暖烘烘的,特别滋润。
板栗是“千果之王”,能健脾强筋;山药是“脾胃修复师”,粉糯的口感最养人;乌鸡相比普通鸡肉更滋阴,不容易上火。这三样凑一起,就是给秋天虚燥的身体“雪中送炭”。
准备食材: 乌鸡半只、板栗仁一小碗、铁棍山药1根、红枣几颗、姜片、枸杞一小把、盐。
制作步骤:
乌鸡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煮开后撇去血沫,捞出用温水洗净。这样汤才清亮。
山药去皮切段(记得戴手套防痒!),板栗如果是生的,用开水烫一下就好剥皮了。
把乌鸡、板栗、姜片、红枣一起放进砂锅,加足量热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个小时。
1小时后,汤色已变金黄,放入山药段,再炖20-30分钟,直到山药软糯。
出锅前10分钟,撒入枸杞,最后加盐调味即可。盐一定最后放,肉才嫩,汤才鲜!
我的小唠叨: 炖汤的水要一次加足,中间别添水了。这款汤味道甘甜,盐不要放多,抢了食材本身的鲜味。
健脾养胃功夫汤:党参桂圆莲子猪肚汤
这款汤稍微费点功夫,但绝对值得!对于秋天总觉得乏力、胃口不开、脾胃有点虚寒的朋友来说,这碗汤就是“能量加油站”。
俗话说“一个猪肚十副药”,它健脾胃的效果是公认的。党参和桂圆是温和的滋补品,能补气安神,莲子则能安心神、让汤更清润。这道汤味道醇厚,暖心又暖胃。
准备食材: 猪肚1个、党参2根、干桂圆肉10颗、白莲子一小把、白胡椒粉、面粉、盐、姜片。
制作步骤:
猪肚翻过来,用面粉和盐反复揉搓,里外都搓洗两三遍,把粘液和杂质彻底洗干净,最后用醋再搓一遍去味。焯水后切成条。
将猪肚条、党参、泡发的莲子、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足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小时。
放入桂圆肉,继续炖20分钟。
喝的时候在碗里撒上白胡椒粉和盐,一碗下肚,浑身都舒坦了。
我的小唠叨: 清洗猪肚需要耐心,洗干净是汤好喝的第一步。怕麻烦的话,可以买超市处理好的半成品猪肚。
下饭开胃家常菜:辣椒炒豆泡
秋乏时节,偶尔也需要一点刺激来唤醒味蕾。这道菜简单快手,豆泡吸饱了汤汁,香辣下饭,是餐桌上点睛的开胃菜。
适量吃点辣椒能促进血液循环,驱散秋凉带来的寒意。豆泡是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口感也好。这道菜能让你在进补的同时,胃口大开。
准备食材: 豆泡一碗、青红椒各1个、蒜末、生抽、蚝油、盐。
制作步骤:
豆泡对半切开或者用剪刀剪个小口,更方便入味。青红椒切块。
热锅热油,爆香蒜末,下青红椒炒出香味。倒入豆泡,快速翻炒。
加入2勺生抽、1勺蚝油、少许盐,翻炒均匀后,加入小半碗清水,盖上锅盖小火焖2-3分钟,让豆泡充分吸收汤汁。
打开锅盖,转大火稍微把汤汁收浓即可出锅。
我的小唠叨: 豆泡本身有油,炒的时候油不用放太多。不能吃辣的朋友可以选不辣的彩椒,一样好吃。
你看,这一套菜单下来,有滋养全身的板栗乌鸡汤,有专门健脾胃的猪肚汤,还有开胃下饭的辣椒炒豆泡,是不是考虑得特别周全?秋分后的养生,不在于吃得有多贵,而在于吃得有多“对”。
顺应天时,给家人准备这样一桌暖心暖胃的饭菜,就是最深切的关怀。希望这几道菜能成为您家秋日餐桌上的常客。觉得有用的话,欢迎点赞、收藏,也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吧!大家秋分都爱吃什么?评论区里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