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敦煌莫高窟,站在空荡荡的藏经洞前,看着洪辩和尚的塑像,导游说这洞里曾藏着近千年的秘密。当时只觉得可惜,那么多遗书被洋人骗走,直到最近翻到学者对敦煌文书的解读,我才惊掉下巴 —— 咱从小熟知的玄奘法师,居然是个 “偷渡犯”?唐太宗当年还发了通缉令追他!
说实话,以前看《西游记》,总以为玄奘是拿着通关文牒的 “御弟”,风风光光去取经。哪成想,敦煌遗书里的零星记载,还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细节,全不是这么回事。贞观初年那会,唐太宗刚夺权不久,边境封得死严,压根不许百姓随便出境。玄奘递了好几次西行申请,全石沉大海。
可这和尚轴得很,求法心切到宁愿抗旨。他偷偷从长安溜出来,刚到凉州就被都督李大亮盯上了,逼着他回京城。幸好当地有个慧威法师偷偷帮他,派俩徒弟连夜送他往西跑,昼伏夜出的,跟逃难似的才到了瓜州。
你别说,瓜州这地方真是他的生死关。朝廷的缉捕文书紧跟着就到了,当地官李昌拿着文书核对,一看是玄奘,居然动了恻隐之心。大概是被这和尚舍命求法的劲头打动,李昌当场把文书烧了,还帮他找向导。真的,要是没这贵人,玄奘恐怕刚摸到玉门关就折了。
更惊险的还在后面。一开始有个叫石磐陀的胡人愿意陪他,结果走半道怕被连累,居然想杀了玄奘灭口。你敢信吗?这哪是取经,分明是闯鬼门关!幸好玄奘够镇定,那胡人最后自己吓跑了,临走还换给玄奘一匹老马。后来就是这匹老马,在他渴得快死的时候,硬是嗅着水味救了他一命。
说到玉门关,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咱们课本里写的那个,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唐朝的玉门关早东移了,就在瓜州西北那块。玄奘夜里过瓠芦河,斩木头搭桥,铺着草垫沙子才过去,想想那场景都后怕。过烽火台的时候更悬,第四烽的校尉王伯陇不仅没抓他,还给他装了满满一皮囊水,指了条近路。这大唐的边关将士,倒比朝廷还懂人情。
最颠覆的是 “御弟” 这说法。哪是唐太宗啊,真正跟他结拜的是高昌王麴文泰。那国王把他软禁在宫里,玄奘绝食三天才逼得他松口,最后送了四个徒弟、三十匹马,还有给沿途各国国王的信 —— 这才是真正的 “通关文牒” 雏形。后来高昌国反了唐朝,玄奘回来都不敢提这茬,也就徒弟们写传记时才漏了出来。
敦煌壁画里倒藏着线索,榆林窟那几幅取经图,孙悟空牵着马一脸野相,压根不拜观音。原来这猴子是后来编的,可玄奘当年的苦是真的。五天四夜没水喝,躺在沙子里等死,最后靠凉风醒过来,这哪是神话,全是实打实的煎熬。
斯坦因当年骗王道士的时候,就拿玄奘说事,说自己是来 “续前缘” 的,王道士居然真信了。现在藏经洞空了,可这些遗书和壁画,倒把玄奘当年的 “偷渡” 秘闻留了下来。想想也挺讽刺,唐太宗当年花力气追的 “逃犯”,后来成了千古名僧,这历史的反转也太戏剧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