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练米饼以优质糯米为原料,作为忻城县思练镇独有的传统美食,每一块都裹着乡土的气息。每逢中秋节,思练米饼是走亲访友时不可或缺的馈赠佳品。
这一块小小的米饼,裹着的不仅是食材的香,更是思练人代代相传的乡愁。9月22日,我们走进思练镇上一家老作坊,一进门,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浓郁的米香就扑面而来。灶膛里火苗跳动,锅里的糯米从白色逐渐变成金黄,这是思练米饼“练成”的第一步。
“做米饼炒米是关键。”工人莫蕙菊一边翻动着锅中的糯米,一边笑着介绍,“先把米淘洗、沥干,然后再倒回锅里用木柴炒,一直炒到金黄,整粒米爆开脆香的口感才合格。用木柴炒出来的米,做出来的米饼才有地道的烟火香。”
“这门手艺从老一辈传到我手上,已经十多年了。”思练思益沙糕饼店老板韦寒毅指着货架上的米饼说,“米饼主要应景中秋,一到这时候就忙不过来。”工人们每天早晨七八点就开工,一直要忙到深夜十二点,一天也就只能产出几百斤米饼。
从一粒米到一块成型的米饼,要历经多道精细工序的打磨,先是炒米定香,让米香得到释放;接着将炒好的米研磨成细腻的粉末;随后对米粉进行铺润,让粉粒保持恰到好处的状态;最后是塑形打饼,再上锅蒸熟,米饼才制作完成。
在坚守传统手工工艺的同时,思练米饼也在不断创新突破。从前,米饼只有单一的沙糕方饼样式,口味也仅有原味一种。“带馅的饼,我们前几年就开始做了。”韦寒毅拿起一块板栗馅米饼介绍,现在形式口味多样,从原味拓展到豆沙、绿豆、紫薯、核桃等好几种不一样的味道,每一种口味都各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口味和样式的创新,让思练米饼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顾客涂世花一次就订了三十盒,“寄去广州给家人,咱们思练饼好吃,每年中秋都会寄一点让他们也尝尝家乡味。”“本地的人直接进店买或者是电话订,外地就微信约,我们就寄出去。”韦寒毅说。
一块小小的思练米饼,裹着木柴的烟火气,裹着糯米的醇厚香,更裹着思练人的乡愁。它是中秋的仪式感,是亲友间的牵挂,更是无论走多远,一尝就想起家的味道。
这个中秋
你会不会也想尝一块思练米饼
品一品这份藏在饼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