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穗浪拥开秋色,十里醇香节启欢筵。9月19日,“回上游 见金沙”第五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暨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于金沙酒业酒厂圆满举办。此次活动中,金沙酒业与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品牌智库、经销商伙伴以及媒体嘉宾汇聚一堂,通过“祭粮庆丰收”“金沙回厂游”“上游价值论坛”“金沙老酒•鉴封藏”“摘要上宴”五大活动,开启了一段跨越时间、地理与匠心的醇柔之旅。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中共金沙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铭,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华润酒业总经理魏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金沙酒业总经理李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中轻检验认证公司副总经理王德良,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吴天祥,金沙县酒业协会会长李文俊,华润集团旗下各单位领导,华润酒业管理团队,金沙酒业管理团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媒体代表团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着金沙酒业在白酒新世界中引领酱酒品质发展的实力与自信。
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在致辞中表示:“金沙酒业与金沙县产区,是‘共生共荣命运共同体’,自华润酒业入主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与‘产区振兴’绑定在一起谋篇布局,逐渐走出了一条‘以酒兴产、以产促旅’的发展之路。”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在发言中对金沙酒业的品质坚守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表示:“上游的‘粱心’,就是品质的‘真金’;源头的坚守,就是未来的底气。”中共金沙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铭也对金沙酒业对产区建设与发展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全面肯定。
“金沙红了”品八杯醇柔,沉浸体验上游品质
本届高粱节特设“金沙回厂游”动态品鉴动线,以“梦回金沙”串联八杯酒的故事脉络,用“礼、史、匠、藏、新、契、趣、飨”八字真义勾连八杯酒的酒韵境界。在场嘉宾共同品鉴八杯酒的酒体层次,随着悠扬酒香逐步深入金沙酒厂的酿造腹地,在视觉与味蕾的沉浸式体验中领略来自上游产区独特的醇柔酱香风味,回望金沙酒业七十余年酿不曾息、香不曾绝的酿造岁月。
八杯酒回厂游,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金沙酒业从田间耕作到酒体封装全产业链品质管控的生动注脚,树立了金沙酒业 “能产好酒、能存老酒”的专业形象。为筑牢醇柔酱香的品质之基,金沙酒业依托当地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矢志坚持“第一车间”意识,构建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产业链品质壁垒。在原粱耕作上,金沙县作为赤水河上游的酱酒核心产区,其农业生产方式深度融合了生态保护与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形成“绿色屏障+有机耕作”的立体模式。在这一生产智慧与赤水河上游独特地理禀赋的加持下,生长于此的红缨子糯高粱具有“粒小皮厚、耐蒸煮、富单宁”的顶级特性,成为金沙酱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核心原料。而在工艺体系上,金沙酒业在传承“12987”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科学实验和现代技术为依托,持续推进制曲、酿造、储存与勾调等环节的系统研究与优化。古法与新知的共振共同成就了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与稳定出品,让进入消费端的每一瓶白酒都有严格可靠的品质保障。
“金沙红了”聚智识风土,科学论证产区价值
本届“金沙红了”高粱节上,金沙酒业联合好酒地理局举办的“上游金沙 天生醇柔”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也顺利落下帷幕,行业专家与学者智库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关于产区风土的深度对话,正式发布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考察报告》。该报告由好酒地理局联合江南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权威机构专家共同完成,从水系、生态、原粮、工艺、科创、文化六大维度,系统论证了金沙县产区作为赤水河上游核心产区的稀缺性与差异性,为金沙上游战略提供了科学背书和理论支撑,打通了“自然禀赋—工艺特色—产品风格—消费认知”的价值链条。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在论坛上表示:“随着产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产区间竞争进入新阶段,从感性到理性,科学研究将是影响产区竞争走势的关键要素。”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王德良、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吴天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循环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海组成的专家团分别从工艺技术、酒体设计、上游地形、上游生态深刻阐述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的科学价值,全面解码金沙酒业上游战略的独特性与优势性。
这场智识与风味交融的盛会让醇柔酱香的风味从舌尖流于心间,专家学者的实地勘探与行业智库的科学论证既深化了金沙酒业上游产区的价值表达,也丰富了上游品牌战略的科学叙事,彰显着赤水河上游产区在中国酱酒格局中的独特地位。
面向未来,金沙酒业总经理李濮在会议上表示:“金沙酒业将继续坚守‘守护源头、酿造本真’:一是加大生态和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源头的纯净与可持续;二是把研究结果转化为生产管理标准,在高粱种植、制曲发酵、储存陈化等环节实现精准化、标准化;三是围绕上游产区的优势,进一步打造“醇柔酱香”的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认可度;四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链接各界资源,让赤水河上游的生态优势、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被更多人看见、被市场认同。”
“金沙红了”扬上游战略,文化赋能酱香表达
近年来,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愈发个性化与场景化,酱酒也从“品类扩容”进入“品质竞争”阶段,市场呈现“高端集中、价格下沉、动销放缓”三重压力。这样的行业背景对酒企如何把握住时代脉搏,顺时而动、顺势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沙酒业依托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率先提出“上游战略”,以“上游产区、上游品质、上游品牌”三位一体,在行业调整期为自身开辟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增长通道。
金沙酒业已将金沙县产区的赤水河上游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力的核心竞争力,将“上佳菌群、上乘工艺、上等土壤、上选曲粮、上游产区、上风上水”的六大价值优势转化为醇柔酱香的品质表达。通过回厂游、封藏大典、价值论坛及摘要上宴等一系列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承的内容体验,“金沙红了”红高粱节让行业大众与消费者对“醇柔酱香”这一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不止停留于口感风格的层面,更是进一步延伸到金沙酒业的行业定位与身份标识层面。“醇柔酱香”既继承了贵州酱酒的工艺谱系,又凸显了赤水河上游产区的差异化特征,使金沙酒业在中国白酒版图中拥有了更加清晰而独特的品牌标识。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白酒新世界的背景下,“金沙红了”红高粱节已远不止于一场丰收盛典,而是逐渐成长为金沙酒业深度联结渠道、消费者与产区文化的高价值品牌IP,金沙酒业展现出作为金沙县产区代表企业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与引领行业的使命担当——不仅传承发展着酱酒的酿造工艺,更致力于推动中国白酒从传统酿造向现代生活美学的跨越,在行业转型期为酱酒高质量发展贡献上游智慧。“金沙红了”既是展示金沙酒业战略成果的窗口,更是传递品质信念、凝聚品牌共识、引领产区表达的沉浸式场域。它见证着一粒高粱的旅程,也陪伴着一个品牌的向上生长,更在每一季秋日中,为中国白酒书写下兼具温度与厚度的产区新叙事。
下一篇:2025雁塔区导游大赛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