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中秋国庆文旅系列活动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京彩秋韵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共度佳节。
精品线路邀您畅游北京
京郊的秋天风光正好。市文旅局整合美景、美食、美宿等资源,打造丰收盛景、游园赏叶、长城登高、寻味乡村、美居民宿、多彩文艺、村咖骑游、户外竞技等八大京郊微度假主题场景,推出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近20个“民宿+”微度假产品、百余项文商旅体农多业态融合活动,助力市民游客畅游京郊。
假日期间,市文旅局还将推出“老城胡同的红色记忆”“京西山水的红色足迹”等10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主题游线路。其中,卢沟桥、宛平城景区将举办卢沟晓月文化艺术季,带领观众重温卢沟桥与宛平城的历史脉络。“文旅北京”邀游客打卡阅兵年号台,选购阅兵同款“北京礼物”,到公园体验阅兵观礼同款座椅,开启“阅兵寻迹”之旅。
庆中秋、迎国庆,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开展各类惠民文化活动742场,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将在世界公园举办,居庸关长城将举办“居庸山月”中秋晚会,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将举办“白浮古韵·迎中秋”文艺演出。石景山游乐园、世界花卉大观园将举办彩灯夜游活动。房山区周口店遗址、云居寺等景区也将在假日免费开放。
必玩榜单带来全新体验
假日期间,市文旅局将精选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美食市集、非遗体验等四大类30项品牌活动,推出“中秋国庆假期必玩榜单”。
其中,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将在园博园举办,配套开展梨园传戏、戏曲票友竞演等戏曲与文商旅体融合活动,欢迎大家乘坐“开往戏曲周的地铁”,到活动现场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亮马河国际艺术季将举办剧场演出、游船演出、露天演艺等约百场活动,联动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打造全天候沉浸式滨水艺术体验。
首届中国国际糖果季联动首钢园和798·751园区,打造金秋最“甜”文旅消费新地标。“前门·中华美食荟”活动汇集驻京办美食,邀游客感受中轴线上的烟火气。此外,还有第16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凤凰岭国庆非遗游园会等众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将在假期开展。
体育爱好者在关注中网、WTT中国大满贯等赛事之余,可体验“网球+艺术园区的梦想之旅”“乒乓+亲子游乐的奇妙之旅”等10条“跟着赛事游北京”线路;文艺爱好者可关注“用音乐打开北京”文艺漫游地图和17条打卡路线,在国家大剧院等30余家演出场馆领取地图册,并参与集章开盲盒活动。
1485场演出点亮节日舞台
假日期间,全市已开票营业性演出295台1485场。京剧、话剧、舞剧、儿童剧将轮番上演,其中不少剧目都是在京首演首秀,市民游客可先睹为快。而吉祥大戏院、繁星戏剧村等演艺新空间,也将为大家带来形式多样的观演新体验。
假期北京的音乐地图也将持续上新。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交响乐团等北京市属文艺院团将在户外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第二届台湖古典音乐节系列音乐会、2025说唱巅峰对决·MDSK音乐节、北京大运河音乐节等各类户外音乐会遍布公园、商圈、园区、河畔等多样化场景,活跃城市音乐氛围。
市文旅局介绍,这些活动内容将陆续在“文旅北京”微信公众号及各区、各活动主办方官方账号发布,重点活动节前将上线百度地图。携程、美团、滴滴等平台企业将推出优惠补贴等北京大促专场活动,让市民游客畅享假日优惠福利。文/本报记者赵婷婷
·相关·
市属公园40余处赏秋花境亮相
颐和园织四季、香山藏“信笺”……昨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40余处“小而美”赏秋花境,以多元主题与创新设计,为市民游客打造浪漫诗意的秋季游园体验。如今,颐和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已迎来第一波秋季赏花潮。
位于颐和园的“耕织春华秋实织染湖光山色”中式花境,将江南烟雨与农耕文化相融。花境以粉、蓝、金、白四色花材,诠释“春织萌发、夏织锦绣、秋织丰盛、冬织素藏”的四季主题,展现四季更迭、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同时,植物搭配上选用紫花丁香、荷包牡丹等本土花卉,以及松、竹、梅等承载人文意蕴的植物,辅以青瓦、木桩等自然材料,在蚕神庙、古桑林等景观节点中构建沉浸式画卷,尽显中式园林的雅致古朴之美。
香山公园佳日园的“金风信笺”花境颇具巧思——艺术信封与明信片造型的主景搭配专属“打卡椅”,红枫作前景,国庆菊、三角梅等20余种应季花卉与彩叶树群为背景。花境北侧的秋叶橱窗还与九三阅兵观礼椅巧妙融合,待深秋时节,金黄的银杏落叶如信笺般洒落,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在此交相辉映。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各市属公园的花境均亮点纷呈:北京动物园“万生之缘”花境设置五个植物主题观赏点,搭配天安门广场观礼椅与“彩蝶之舞”地面彩绘,已成为热门打卡地;景山公园“日月照京华景上更添花”花境,借万春亭远景为衬,用3800余株花卉与梅花鹿装饰共同营造出野趣十足的氛围;玉渊潭公园“彩色星河”造景则别出心裁,以10色丝线打造“彩虹”、球状花簇模拟“行星”、渐变花丛勾勒“星云”,构建出梦幻场景,而宇航员、AI机器人等元素的融入,更注入了满满的科技活力。
据悉,此次推出的花境均结合公园自身特色,运用借景、框景等传统造园手法,融入文化元素与创新理念,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秋日休闲赏景的多元选择。
文/本报记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