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多彩凌源
游客在位于辽宁凌源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参观。
辽宁省凌源市地处辽西走廊要冲,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口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近日,笔者跟随中国旅游报社、凌源市政府主办的“2025美好中国行·聚焦凌源”采风活动,探寻文明起源,体验多彩凌源。
初秋的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微风吹过油松林,发出沙沙声响。玉猪龙、红山女神像……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内,游客正在进行一场文明探源之旅。
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遗址,其超过5000年的测年数据将中华文明的起源推至5000年前,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为更好地保护牛河梁遗址,2008年,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政府正式启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20年,遗址公园获评4A级旅游景区。
“在女神庙中出土的最重要文物是女神头像,它被考古界尊为红山女神,是我国不能出境展览的国宝之一。”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红山文化的历史和相关文物。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惊叹。”来自吉林长春的游客宋琦将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高中毕业旅行的终点站,此行她拍摄了上百张照片。“在这里,我学习了红山文化的相关知识,也感受到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发掘保护工作的辛勤付出,此行收获颇多。”
如今,走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中,虚拟现实等多种新技术丰富着参观体验,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红山文化的历史场景中。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研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我们将不断丰富表现形式,策划更具吸引力的活动,使更多游客可以分享考古科研成果,助力红山文化‘红’起来。”
凌源还有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凌源热水汤温泉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唐代,当地人就在这里泡温泉。凌源热水汤温泉藏在凌源县城北边的大山里,如今已建成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
此外,凌源的花卉闻名中外。近年来,花卉产业快速壮大,凌源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较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特别是百合花,堪称凌源的一张文旅金名片。百合博览园是一座集花卉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园内种植486个百合品种近5万株,每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赏花休闲。
傍晚,凌源的露天皮影戏台前已聚集了许多市民游客。锣鼓声响起,好戏开场,皮影人偶在凌源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景春等老艺人的手中跳动起来,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皮影戏,真的很有意思。”游客张女士说,看皮影戏原本不在旅行计划中,听说这里有表演,出于好奇来观看,没想到就被“种草”了。
凌源皮影不仅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丰富了游客体验,还走出凌源,参加2024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展示展演活动,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据了解,凌源还拍摄了皮影电影《红山女神》,传播红山文化。当地将持续把红山文化融入艺术创作,提升红山文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凌源。
谈及未来发展,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兴说:“凌源将全力激活红山、化石、汤泉、红色四大文化优势,创新举办文旅活动,有效提升文旅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擦亮城市文旅品牌。”(高 雅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