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敦煌壁画那些事儿,可有意思啦!敦煌那地儿,石窟群老壮观了,尤其是壁画,那艺术水准,杠杠的!话说这敦煌石窟啊,历经好多个朝代开凿,隋代就短短 37 年,可开了 77 个洞窟呢,唐代更厉害,开了 1000 多窟,虽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有 232 窟,但这数量也相当惊人了。这么多洞窟,壁画自然也是多得数不过来。
咱就讲讲这壁画为啥会有历代画工叠着画的情况。以前啊,好多人来敦煌许愿,有的开凿洞窟、雕塑佛像,有的就认领画壁画,装饰洞窟。那时候社会不太稳定,好多人为了避难,都跑到相对安稳的河西敦煌这些地方,这里面有书画大家、能工巧匠,还有宿儒大师啥的。这些人可厉害啦,在开洞塑佛、创作壁画的时候,那真是大显身手,同时也能赚点生活费。所以说,敦煌石窟有这么高的艺术成就,那是有历史渊源的。
回到壁画上来哈。那些许愿画壁画的人,就在洞窟里认领一面洞壁,出钱请人画,还会署上 “供养人” 的姓名和绘画年月,后来还慢慢习惯画上供养人的肖像,而且这肖像啊,越来越大。你想啊,洞窟就那么大,洞壁就那么多面,当所有洞壁都被画满了,后来的许愿者可咋办呢?他们就想办法,选那些离当时年月比较远的壁画,比如说五十年、六十年前画的,估计那时候的供养人都去世了,然后先用泥土把原来的壁画刷盖掉,再在上面画上自己想要的壁画。
这么上千年时间过去,一轮轮画下来,有的一面洞壁上可能就有三、四层壁画呢。而且啊,越底层的年代就越久远。咱现在能看到裸露在外的壁画,可能都是宋、西夏或者元代的了。说到这儿,我就想起张大千先生,他在 1941 年就到敦煌临摹壁画了,比常书鸿先生还早两年呢,常书鸿先生后来可是把一生都献给了敦煌。
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敦煌石窟管理那叫一个混乱。张大千先生临摹了宋元的壁画后,发现这层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唐人壁画。他呀,一时冲动,就自作主张把上面这层甚至第二层的晚唐、宋及西夏的壁画剥损了,就为了临摹唐人壁画。这一行为可不得了,原先窟墙表面精美的艺术就这么永远消失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好多人传言张大千恶意破坏敦煌壁画,当时甘肃的报纸上也有人揭露他对壁画的破坏行为。
但也有人觉得,张大千先生也有他的无奈。他是太想让更古老、更精彩的壁画重见天日了。而且那时候敦煌石窟缺乏管理,常有兵匪骚扰,很难说这全是张大千先生一个人的错。他在敦煌也做了不少贡献,清理出洞窟 309 个,临摹复原了许多壁画,还写了 20 万字的学术著作《敦煌石室记》,后来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也是在他的呼吁和于右任先生的倡议下成立的。
不过呢,从现在的角度看,保护文物还是得遵循科学的方法,不能以破坏为代价。这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敦煌壁画修复档案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档案,我们能了解到壁画的历史变迁,知道历代画工是怎么叠着画的,也能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宝子们,这敦煌壁画的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要是觉得有趣,就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保准你往后的日子也像这敦煌文化一样,丰富多彩,财源广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