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市民游客观展,386家企业参展,450个品牌集中亮相,1000款食材、产品及设备火爆登场;500亩青岛嘉年华滨海旅游度假街区全域办节、全域狂欢,客流量同比增长30%,各业态营业额同比增长20%……9月14日,为期10天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圆满落幕,“国际海洋美食金名片”熠熠生辉。
本届盛会以“中国味道、海洋产业、民族特色、百姓节日”为主题,由中国饭店协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青岛融合控股集团主办。四大平台、五大展区、六大产业对接、十大餐饮行业论坛、千款特色美食,“展、赛、会、销、研、评”多环节联动,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元的美食与文化体验,充分释放大众消费潜力,更极大激活了“节会经济”新动能,实现餐饮产业的全链条贯通。
塑造美食风向标,达成合作成果20余项
三大美食盛会同期举办,2025全国热销地方菜、首发首秀创新菜榜单现场发布,200家企业带来了热销菜、首发首秀菜、新产品新爆品,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的经典菜系与地方特色,见证了中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蓬勃生命力,成为美食行业的前沿风向标。
本届美食节特别突出海洋元素,展示了超过100道青岛地标食材、海鲜宴席、海洋文化主题餐饮等,推动美食文化与海洋文化创新融合。以青岛本地食材为原料的中华鲅鱼宴、中华琅琊宴首次亮相,来自新区积米崖、琅琊台及周边区域的新鲜食材由专业厨师烹饪制作,鲅鱼水饺、香辣鲅鱼排、剁椒鲅鱼头等19道以鲅鱼为原料的菜品摆满展台,鲜香四溢;琅琊湾海参、泊里西施舌、唐岛湾蛏子等西海岸新区当地海鲜精心烹制的24道美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
新质生产力引领餐饮行业创新发展。2025全国智能炒菜机器人设备展演赛,集中呈现了目前国内领先的智能烹饪设备。10台造型各异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一字排开,1分钟炒出一份辣椒炒肉,3分钟炒制一盘宫保鸡丁。现场观众争相品鉴,亲眼见证智能科技如何让“标准与特色”完美结合,让“科技赋能烹饪”不再是抽象概念。
特别举办2025国潮美食展,汇聚知名全国老字号、非遗美食企业,以及文创供应商24家,为行业汇聚“美食+文创”全链条资源。
作为引领餐饮行业纵深发展的年度盛会,本届美食节权威发布了《2025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餐饮业领跑者Top100、《中餐评价规范》国家标准内容等国字号榜单和报告,成为美食行业的前沿风向标。同步召开2025餐饮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五届中国外卖节、餐饮企业家年会、餐饮业宴会场景创新论坛等活动,推动业界共同探讨餐饮产业升级、国际化路径、数字化转型等前沿议题。
持续开展名厨走进嘉年华活动,邀请多位名厨大师走进嘉年华各餐饮商户,就鲁菜、川菜、西餐、融合菜等开展菜品研发、授艺、品鉴等交流活动,把美食节的办节成果创新性留在青岛大地上。
据中国饭店协会不完全统计,本届美食节期间,特色食材综合展区、餐饮用品综合展区、餐饮业外贸优品展区、优品中心展区实现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高效链接,现场达成合作成果20余项,意向签约金额超1200万元。
魅力绽放石榴红,18个民族地区餐饮协会齐聚
本届美食节还是青岛市第25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美食节举办地——青岛嘉年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全域打造红石榴会客厅、红石榴广场。这期间,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和本地各民族代表身着民族服饰参与活动,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面宴八大碗、柯尔克孜族全羊宴、额尔敦民族宴等民族主题宴席惊艳亮相民族文化地标美食和民族文化主题宴席精品展,生动呈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底蕴。身着民族服饰的商户现场烹制仙菌茗茶、西域烤包子等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为消费者带来舌尖上的美食盛宴。新疆烤包子、内蒙古烤全羊等特色小吃,不远千里来到展会,在烟火气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价值。新疆舞、哈达礼,美食节上的民族风情,伴随民族特色美食的香气扑面而来。
美食节重点邀请了广西、内蒙古等18个民族地区餐饮协会,围绕“民族美食传承与产业升级”展开交流,助力民族地区餐饮品牌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其中,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品土家美食,游恩施山水——万名山东朋友惠游恩施”旅游促三交专场推介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精彩民族表演和互动体验。
此外,美食节还精心组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展,展览展陈各类艺术作品9800余件,吸引了各族游客和外国留学生现场观看。陶瓷艺术展展出109件德化白瓷作品,以陶瓷艺术为载体讲述不同时期的民族团结故事;聚焦各民族医药的“五六华药”精品展、汇聚各民族手工文创作品的“五六华坊”文创展、定格56个民族风土人情的“五六”全家福摄影展等特色展览和集文化传承、民艺研发、非遗研学于一体非遗艺术鉴赏,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讲述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生动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见证消费新活力,青岛嘉年华客流量同比增30%
作为商务部2025“中华美食荟”、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吃货季”系列促消费活动之一,三大美食节的联袂举办,让市民游客一站式体验从“中国味道”到“民族特色”的多元美食文化。
通过占地500亩青岛嘉年华滨海旅游休闲街区的全域联动、业态耦合,实现了消费数据的“飘红”:吸引了20万市民游客观展,青岛嘉年华滨海旅游度假街区客流量同比增长30%,各业态营业额同比增长20%。
9月5日,美食嘉年华板块率先启动,为三大美食节的亮相实现完美预热:全国各地126家餐饮企业携民族特色食品、中华老字号、非遗名小吃集中亮相,让市民游客提前感受舌尖上的盛宴。在海洋主题美食区,鲅鱼丸子、海鲜饺子等青岛本地招牌海洋主题美食尽显“国际海洋美食之都”的食材优势,游客驻足品尝,感受这场美食与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在中华老字号经典美味区域,内蒙古老绥元、邯郸大名府系列美食等传承美味别具一格,吸引众多市民打卡品鉴,点赞发圈;浙江非遗美食兰溪肉沉子的摊位前排起长龙,李连贵熏肉大饼首批带来的500套原材料两天销售一空,紧急补货……14辆风格别致的经典菜系展演餐车带来鲁、苏、川、徽、粤、闽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菜系代表作,八大菜系经典菜品首次集中亮相美食文化节,吸引游客们纷至沓来。
美食节期间,青岛嘉年华凭借成熟的运营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消费场景,力推商业、游乐、会展等板块协同联动,海信广场VILLAGE、海悦·食光里、海上牧歌等特色餐饮,艺术海世界等海洋数字文旅项目,与美食节协同发力,推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模式,将美食体验与滨海旅游、城市消费场景结合。
此外,青岛嘉年华持续完善配套设施,新建2000平方米融合家味餐厅,服务会展中心及园区业户;建设母婴室、劳动者驿站等提供关爱服务的设备设施11项100余套并投入使用,全域布设7个便民服务点、安装20套AED自动除颤仪,消防、安防、医疗三位一体;停车、观展、入驻全流程优化,全域全场景配合。
青岛嘉年华将以承办美食节为契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山东半岛都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助力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致力于打造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消费目的地。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赵悦 闫新月)
上一篇:原创 《归队》汤德远到底叛没叛变?李乃文专访给出了答案
下一篇:榆林十大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