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养生却险些截肢?糖友秋季护足,李蔚主任道出关键细节!
霜降过后,北方气温骤降,热水泡脚成为许多人睡前的“养生必修课”。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份温暖背后却隐藏着风险。近日,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因泡脚不当险些酿成大祸的患者。
一、案例回顾:一次泡脚,险些付出截肢代价
65岁的张先生患糖尿病10余年,近日天气转凉,他像往常一样睡前用热水泡脚,感觉水温不高,又添了一些热水。半小时后,双脚通红的他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右脚脚趾出现了好几个水泡,其中一个已经破裂溃烂,却没有任何疼痛感。
经过家人催促,张先生来到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就诊。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中医科专家李蔚主任检查后发现,张先生右足部已经发生了严重烫伤,并伴有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有截肢风险。
“这么严重?可我根本没觉得水烫啊!”张先生十分困惑。
李蔚主任解释:“这是因为长期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并发症,使患者足部感觉减退,无法准确感知温度,很容易被烫伤。加上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使得局部组织营养供应差,一旦受损,修复能力极低,容易继发感染,最终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二、专家讲解:糖尿病人泡脚需谨慎,牢记这些细节
针对糖尿病患者秋季如何安全泡脚,李蔚主任提出了以下专业建议:
1. 水温控制是首要
水温不宜过高,以37℃左右为宜(不超过体温太多)。先用手肘或温度计测量,不可单凭脚部感觉判断。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即可。
2. 泡脚时间有讲究
饭后不宜立即泡脚,以免影响消化。建议在睡前1小时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影响睡眠。
3. 保持干燥防感染
泡脚后要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趾缝间的水分,保持足部干燥,防止真菌滋生。
4. 适当按摩有禁忌
可适当按摩足底,但避免用力揉搓。如已有皮肤破损、溃疡则应避免泡脚。
5. 选对泡脚容器
最好选择内部空间足够大的泡脚桶,让双脚能够自由舒适地平放,避免使用边缘锐利的容器。
6. 谨慎添加泡脚材料
不建议自行添加药材泡脚,如需中药泡脚,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
三、秋季护足全方位指南:不止于泡脚
李蔚主任强调,秋季糖尿病护足不仅要注意泡脚安全,还需全方位呵护:
1. 每日检查双脚
每天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红肿、破溃、水疱、擦伤等情况,必要时可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帮助查看足底。
2. 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洗脚,注意趾缝清洁,洗后彻底擦干并涂抹保湿霜,防止干裂(但趾缝间不宜涂抹)。
3. 正确修剪趾甲
沿指甲平直修剪,避免剪得太短或剪伤两侧皮肤,不要挖嵌甲。
4. 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袜子应选择棉质、宽松、无紧口的,每日更换。
5. 避免足部损伤
切勿赤脚行走,即使是室内也不建议。冬天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直接暖脚,可选用空调取暖。
6.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经常抬高双脚,适当活动脚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戒烟也很重要,因为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
7. 定期专业检查
每3-6个月到医院进行一次足部专业检查,包括感觉神经、血管状态等评估。
李蔚主任最后提醒:“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但只要注重日常护理,85%的足部溃疡和截肢是可以预防的。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足部保护,安心度过每一个秋冬季节。”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糖尿病足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得个体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