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可是咱们每天必去的地方,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食材琳琅满目。不过啊,这菜市场里也有不少“坑”,有些东西看起来诱人,实际上却大多是假的,买了就是上当。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这6样最好别买的东西,免得大家花了冤枉钱还吃坏了身子。
1. 土鸡蛋
很多人觉得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味道也更香,所以愿意多花点钱买。可是啊,菜市场里那些标着“土鸡蛋”的,十有八九都是假的。真正的土鸡蛋是散养鸡下的蛋,鸡吃的是虫子、青菜、粮食,自然生长,下的蛋个头小,蛋黄颜色深,蛋清浓稠。但市场上的很多“土鸡蛋”其实是笼养鸡下的蛋,商家通过给鸡喂特殊的饲料,让蛋黄颜色变深,冒充土鸡蛋。有些甚至直接给普通鸡蛋贴个标签就卖高价。所以啊,别光看标签,要仔细分辨。真正的土鸡蛋壳颜色不均匀,蛋黄紧实,蛋清浓稠,而假的大多颜色统一,蛋黄松散。
2. 纯红薯粉条
红薯粉条是很多人爱吃的东西,炖菜、凉拌都好吃。纯红薯粉条应该是用红薯淀粉做的,口感筋道,煮久了也不容易烂。但菜市场里卖的很多“纯红薯粉条”其实掺了木薯粉、玉米淀粉甚至明胶。这些假粉条看起来透明发亮,煮了之后容易烂,口感也不劲道。有的商家为了增加重量,还会加明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买粉条的时候,可以折一下,纯红薯粉条不容易断,而掺假的容易碎。还有就是煮的时候,纯红薯粉条汤水清澈,假粉条汤水浑浊。
3. 野生菌菇
野生菌菇比如松茸、牛肝菌什么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也贵。但菜市场里那些标着“野生”的菌菇,基本都是人工种植的冒充的。真正的野生菌菇产量少,价格高,一般不会在普通菜市场大量出现。很多商家用人工种植的菌菇,晒干或者直接新鲜卖,贴上“野生”的标签,价格翻倍。有的甚至用劣质菌菇冒充,吃了还可能中毒。买菌菇的时候,别贪图便宜,野生菌菇一般形状不规则,颜色自然,而人工种植的大多整齐划一。要是没把握,还是买人工种植的靠谱,至少安全。
4. 散养鸡鸭
散养鸡鸭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放养的鸡鸭,吃的是粮食和虫子,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但菜市场里那些号称“散养”的鸡鸭,很多其实是笼养或者半笼养的,喂的是饲料,长得快,肉质松软。商家为了卖高价,就把这些鸡鸭说成是散养的。有的甚至给鸡鸭脚上沾点泥巴,假装是散养的。买鸡鸭的时候,可以看脚爪,散养鸡鸭脚爪粗糙有磨损,而笼养的脚爪干净光滑。还有就是肉质,散养鸡鸭肉色深,脂肪少,炖汤时香味浓。
5. 散装自酿酱油
酱油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调料,散装自酿酱油听起来很诱人,像是传统工艺酿造的,无添加,味道纯正。但菜市场里卖的散装酱油,很多是小作坊用化学方法勾兑的,根本不是酿造酱油。这些假酱油用焦糖色、味精、盐和水混合而成,味道刺鼻,吃多了对健康有害。真正的酿造酱油需要长时间发酵,成本高,不会便宜卖。买酱油的时候,最好买品牌瓶装的,至少安全有保障。散装酱油颜色黑亮,但味道单一,没有酱香味,千万别贪便宜买。
6. 农家小米或大米
农家自产的小米或大米,听起来很健康,无农药无添加,煮饭熬粥都香。但菜市场里那些打着“农家”旗号的小米或大米,很多是普通大米混充的。有的商家把普通米掺进一些好米里,冒充农家米。这些假米颜色不均匀,煮出来的饭口感差,没香味。真正的农家米颗粒饱满,颜色自然,煮饭时米香扑鼻。买米的时候,可以抓一把闻闻,有霉味或异味就别买。最好还是去正规超市买品牌米,质量有保证。
菜市场虽然热闹,但陷阱也不少,大家买菜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这些“假货”忽悠了。花钱是小事,吃坏了身体可是大事。咱们还是要买放心菜,吃安心饭,过日子才能健康快乐。下次去菜场,记得避开这6样东西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