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烘焙行业规模化发展进程中,蛋黄派等预包装糕点的品质稳定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而面粉作为基础原料,其处理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产品口感与批次一致性。某深耕蛋黄派生产十余年的企业,通过引入定制化面粉输送计量自动化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工处理的瓶颈,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图片源于网络
传统蛋黄派生产中,面粉处理环节的痛点长期制约企业发展。人工搬运拆袋不仅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还不符合食品生产的洁净要求;人工称重依赖经验,误差常达 5% 以上,导致面团干湿度、起发性能波动,进而出现派体口感不均、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扩产后愈发突出,亟需通过自动化改造实现突破。
与广东维杰合作的面粉输送计量系统改造,从原料接收端构建标准化基础。吨袋卸料站的封闭式设计替代了人工拆袋,通过密闭管道输送与脉冲除尘,将车间粉尘浓度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内,既改善了作业环境,又避免面粉吸潮变质影响品质。气动破拱装置的应用,解决了面粉结块导致的输送中断问题,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
图片源于网络
在计量环节,自动化系统展现出精准管控优势。旋转卸料阀与称重计量罐的联动控制,将面粉计量精度提升至 ±0.3%,远高于人工称重水平。这种精准控制从源头消除了配方误差,使每批次面团的基础参数保持一致,为后续的起发、烘烤环节提供了稳定条件。同时,PLC 系统的联动功能让面粉输送与和面机节奏协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衔接断层。
系统的细节设计还兼顾了烘焙生产的特殊性。快拆式输送管道便于清洁,满足多口味生产的卫生要求;料位传感器的实时监控实现了面粉存量的自动预警与补料,减少了生产中断风险;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的全面应用,符合烘焙行业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些设计让自动化系统不仅具备效率优势,更贴合实际生产需求。
图片源于网络
从实际成效看,改造后企业面粉处理环节的人工成本降低 50%,蛋黄派品质投诉量下降 70%,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 30%。更重要的是,通过面粉处理的标准化,企业构建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品质管控体系,为后续拓展产能、丰富产品线奠定了基础。
这一实践印证了,在烘焙行业自动化转型中,原料处理环节的精准化改造是关键切入点。通过将设备技术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既能解决实际生产痛点,更能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核心支撑。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