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可是咱们日常餐桌上少不了的好东西。它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还低,特别是那些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特别好。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多吃鱼能补充营养,还不用担心长胖。清蒸、红烧、炖汤,咋做都好吃,鲜美又下饭。不过啊,这鱼要是买不好,那可真是浪费钱还吃不好。
说到买鱼,我可是吃过不少亏。以前总觉得活鱼就行,挑大的买准没错,结果有几次买回来的鱼,做出来肉柴不说,还有股怪味。后来常去市场,跟那位卖鱼多年的张大叔熟了,他看我老是瞎买,实在忍不住了,就告诉我了一些挑鱼的窍门。“姑娘,买鱼可不能光看活泼大小,有些鱼,白送都不能要!”他这么一说,我可来精神了,赶紧虚心请教。张大叔叹了口气,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他特别强调了有4种鱼,再便宜也千万别往家买,家里要是有的,也建议别吃了。
第一种:鱼眼浑浊塌陷的鱼
鱼新不新鲜,看眼睛最直接。新鲜的鱼,眼睛是清澈透亮、饱满鼓出来的,跟黑珍珠似的。要是你看到鱼眼变得灰蒙蒙、浑浊不清,甚至干瘪凹陷进去了,那这鱼肯定死了很久,不新鲜了。这种鱼内部已经开始大量繁殖细菌,产生有害物质了,吃了容易闹肚子,可千万别贪便宜买。
第二种:鱼鳃发暗、不鲜红的鱼
掀开鱼鳃盖看看,这是鱼的“呼吸器”。新鲜的鱼,鱼鳃一定是鲜红色的,而且黏液透明,闻起来是淡淡的海水腥味,不是恶臭。如果鱼鳃变成了暗红色、紫色甚至灰白色,黏糊糊的还有臭味,那这鱼绝对变质了。张大叔说:“鳃是鱼的命门,鳃坏了,这鱼身子能好到哪去?”
第三种:按压下去肉不回弹的鱼
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鱼身。新鲜的海鱼,鱼肉紧实有弹性,按下去的小坑会立刻恢复原状。如果按下去软塌塌的,坑半天弹不回来,甚至留下指印,说明鱼肉的肌肉组织已经松弛、腐败了。这种鱼吃起来口感差,味道也不会好。
第四种:有异味、化学药剂味的鱼
正常的鱼带着一股自然的鱼腥味(海鱼是海水腥,河鱼是土腥)。但如果你闻到的是一种刺鼻的酸味、臭味,或者奇怪的药水味、煤油味,那可就要高度警惕了。有的不良商贩为了保持死鱼“卖相”,会用甲醛(福尔马林)等化学药水浸泡,这种鱼对人体危害极大,一旦闻到这种不自然的怪味,再便宜也不能要。
推荐食谱:家常红烧加吉鱼
食材准备:新鲜加吉鱼一条(约500-600克)、葱一段、姜几片、蒜几瓣、干辣椒两个(不吃辣可不放)、八角一颗(可选)、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陈醋、食用油、盐、热水。
做法步骤:
1. 把加吉鱼刮鳞、去鳃、去内脏,里外清洗干净,尤其是肚子里的黑膜一定要刮掉,那是腥味的主要来源。然后用厨房纸把鱼身内外的水分彻底擦干,防止煎的时候溅油。在鱼身两面均匀地划上几刀斜口,方便入味,也更容易煎透。
2. 锅烧热,倒点油滑一下锅,再放入少许凉油(这样不容易粘锅)。油热后,把加吉鱼轻轻放进去,转中火慢慢煎。不要急着翻动,煎个两三分钟,轻轻晃动锅,鱼能自己滑动了,再小心地翻面,把另一面也煎到金黄酥脆。煎好盛出备用。
3. 就用锅里煎鱼的底油,放入葱段、姜片、蒜瓣、干辣椒和八角,小火煸炒出香味。把煎好的鱼放回锅里,沿着锅边淋入一大勺料酒,瞬间就能闻到酒香蒸发带走的腥味。接着加入两勺生抽、一勺老抽(主要是上色)、一小勺白糖提鲜。倒入热水,水量差不多要没过鱼身的一半还多一点儿。大火烧开。
4. 汤烧开后,转为中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0-15分钟,让味道充分炖到鱼肉里去。中间可以小心地用勺子把汤汁舀起来淋在鱼身上几次,让上面也入味。看到汤汁变浓变少了,根据口味加点盐调咸淡(注意生抽老抽都有咸味),最后淋上一点锅边醋(陈醋),能很好地增香解腻。开大火把汤汁收得浓稠一些,不用完全收干,留点汤汁拌饭那是一绝!
关火,小心地把鱼完整地滑到盘子里,再把锅里浓郁的汤汁均匀地浇在鱼身上,撒上点葱花或者香菜点缀一下,齐活!
红烧加吉鱼端上桌,色泽红亮诱人,鱼肉鲜嫩入味,咸鲜中带着微甜,配上米饭,真是绝了!保证你家孩子能吃两大碗!
所以啊,朋友们,以后去买鱼,可得擦亮眼睛,牢记卖鱼大叔告诫的那4种鱼坚决不能买。挑一条新鲜的鱼回家,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炖汤,都能做出一锅鲜掉眉毛的美味,让家人吃得健康、吃得满足!这买鱼的学问,咱们可都得长记性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