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已经给你订好了去新西兰的机票,就我们两个人。”我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刚刚完成的支付。
“真的?我的女儿终于开窍了!”妈妈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不过...你弟弟他们最近工作也挺辛苦的,要不...”
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又来了,每次只要涉及到我为她花钱,她总能想办法把弟弟一家扯进来。这次我咬咬牙,决定看看她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妈,这次就我们两个人,票都订好了。”我强调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她轻快的笑声:“好好好,我的好女儿,妈妈等你。”
1
自从三年前硕士毕业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后,我的年薪已经达到了35万。而我的双胞胎弟弟志强却还在老家的小县城里做着月薪4000的销售工作,和女朋友小雯租着一间不到40平的单间。
这种差距让妈妈越来越不平衡。
“你看你弟弟,每个月都给我买营养品,上个月还给我买了一双800块的鞋子。”妈妈在电话里酸溜溜地说,“你倒好,挣得这么多,连个红包都不发给我。”
我当时正在公司加班,听到这话差点把咖啡喷出来:“妈,他那双鞋还是我给的钱好吗?他微信找我借了一千块,说是要给女朋友买生日礼物。”
“那也是他的心意!”妈妈立刻反驳,“再说了,你从小就比他聪明,现在有了好工作,不帮帮弟弟还等什么?”
这种话我听了不下百遍。从小到大,只要涉及到资源分配,我总是那个“应该懂事”的姐姐。上大学时,家里给弟弟买了台笔记本电脑,理由是“男孩子要学好技术”,而我只能用家里那台老掉牙的台式机。工作后,每次回家,妈妈都会暗示我应该给弟弟买房买车,“毕竟你一个女孩子,以后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但志强不一样,他要传宗接代的。”
这次出国旅游的想法,源于三个月前的一次家庭聚会。
那天是妈妈的60岁生日,弟弟特意订了一家还算不错的餐厅。席间,小姨一直在夸奖志强孝顺,说他虽然挣得不多,但对妈妈很上心。
“不像有些人,”小姨意有所指地看了我一眼,“挣得多了就忘了娘家人。”
我当时就火了:“小姨,您这话什么意思?我每个月给妈妈3000块生活费,逢年过节的红包一次都没少过,这叫忘了娘家人?”
“钱是给了,但心意呢?”小姨不依不饶,“你看志强,隔三差五就回来陪你妈聊天,你呢?一年回来几次?”
我被气得说不出话。志强住在同一个城市,当然方便回来,而我在北京工作,来回一趟至少要请两天假。
就在这时,妈妈突然开口:“算了算了,都别说了。我这把年纪了,也没什么奢求,就是想着有生之年能出国看看,见见世面。可惜啊,我这两个孩子,一个舍得花钱但没时间,一个有时间但没钱。”
她这话明显是在暗示我。我看着桌上剩下大半的菜,看着弟弟略显尴尬的表情,咬牙说道:“行,妈,我带您出国旅游。”
妈妈的眼睛瞬间亮了:“真的?”
“真的,下个月我请年假,咱们去新西兰,我早就想看看那边的风景了。”
那一刻,我看到妈妈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就像我小时候考了第一名时她的表情一样。我突然觉得,也许这次旅行能让我们的关系有所缓解。
可我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个决定会成为一场噩梦的开始。
2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异常顺利。我找了最好的旅行社,定了五星级酒店,连行程都精心安排过,确保既能看风景又不会太累。妈妈表现得特别开心,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各种攻略,俨然一副期待已久的样子。
临行前一晚,我专门回了趟家,给妈妈准备了全套的旅行装备。看着她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整理行李,我心里也有了些许温暖。
“妈,这次就我们两个人,好好放松一下。”我坐在床边,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把新买的相机装进包里。
“嗯嗯,我女儿对我最好了。”妈妈拍拍我的手,“不过小强那边,你要不要也...”
“妈!”我打断她,“我说了,这次就我们两个人。”
她讪讪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们准时到达机场。一切都很顺利,直到登机的时候,我发现妈妈一直在发微信。
“妈,上飞机了,手机要关机的。”我提醒她。
“哦,好好,我就是告诉小强一声,让他别担心。”她匆忙收起手机,但我分明看到她脸上有种古怪的表情。
飞机起飞后,我本想和妈妈聊聊天,但她却显得心不在焉,一直在看窗外。我以为她是第一次坐长途飞机紧张,也就没多想。
十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奥克兰。新西兰的空气确实清新,风景也如画一般美丽。我兴奋地拉着妈妈拍照,她的配合度很高,笑得也很开心。
“妈,明天我们去皇后镇,那里有很美的湖。”在酒店的房间里,我一边给她倒水一边说。
“好啊,都听你的。”妈妈坐在床边,又开始玩手机。
我注意到她的微信一直在响,便随口问了句:“谁发的消息啊,这么多?”
“哦,就是小强他们,问问我们到了没有。”妈妈快速地回复着什么,“还有你小姨她们,都挺关心的。”
我点点头,没太在意。毕竟出国旅游确实是我们家的大事,亲戚们关心也正常。
第二天的行程很愉快。妈妈在皇后镇的湖边拍了很多照片,还买了不少纪念品。我看她开心的样子,觉得这钱花得值。
晚上回到酒店,妈妈提议要早点休息,说明天还要早起。我也确实累了,洗漱完就躺下了。
大概凌晨三点的时候,我被妈妈的通话声吵醒。她压低声音在阳台上打电话,但房间不大,我还是听得很清楚。
“对,后天的飞机...嗯,都安排好了...她不知道...你们直接去酒店就行...”
我瞬间清醒了。她在和谁打电话?什么后天的飞机?
我悄悄下床,走到阳台门口。
“小强,你们的签证办得怎么样了?...好好,妈妈这边都安排好了,反正她定的是套房,你们住客厅完全没问题...对,就说是惊喜,她肯定不好意思拒绝的...”
我的血瞬间冲到了脑门。弟弟要来?而且妈妈早就知道?
“...机票的事不用担心,妈妈有办法...这次正好让她请客,反正她那么有钱...小雯那丫头也想出国看看,正好一起...”
我握紧拳头,努力控制着不让自己冲出去。继续听下去,我想知道她到底还有什么安排。
“...你们明天晚上就到了,到时候我来接你们...记住,千万别让她发现是我叫你们来的,就说是临时决定的惊喜...”
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她这两天为什么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一直在发微信。这一切都是她早就计划好的。
我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但彻夜难眠。无数个念头在我脑中闪过: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计划的?弟弟的签证是什么时候办的?她还对我隐瞒了什么?
最让我愤怒的是,她竟然打算让我为弟弟一家的旅行买单。“反正她那么有钱”——这句话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我心里。
3
第二天一整天,我都在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果然,她一直在暗中安排着什么,时不时就要去“上厕所”,实际上是在打电话。
下午的时候,她突然对我说:“丫头,明天我们去米尔福德峡湾吧,我听说那里特别美。”
我查了一下地图,从皇后镇到米尔福德峡湾开车要好几个小时,如果去的话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路上。而弟弟他们明天晚上到,如果我们去了峡湾,就没法在酒店“偶遇”了。
“妈,那个地方太远了,路上要花很多时间。”我故意说,“要不我们就在皇后镇附近转转?”
妈妈的脸色瞬间变了:“什么太远?出来旅游就是要多看看,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冒险精神?”
“可是...”
“没有可是!明天就去峡湾,我都和司机说好了。”她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
我心里冷笑。看来她是想把我支开,好去接弟弟他们。
“行,那我们去峡湾。”我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却已经有了计划。
当天晚上,妈妈又去阳台打电话了。这次我没有偷听,而是直接打开手机,开始查询回国的航班。
既然她想玩,那我就陪她玩到底。
我查到有一班第二天晚上的航班直飞北京,还有座位。我毫不犹豫地订了票,只订了我自己的。
如果她想和弟弟一家团聚,那就让他们团聚好了。我不会再当这个冤大头。
第二天早上,我们按计划出发去米尔福德峡湾。一路上妈妈显得很紧张,时不时就要看手机。
“妈,放松点,我们是来度假的。”我故意说。
“嗯嗯,我知道。”她勉强笑了笑,但手机还是没放下。
到了峡湾,风景确实很美。我们坐船游览了一圈,拍了很多照片。但我明显感觉到妈妈心不在焉,一直在计算时间。
下午四点左右,她突然说:“丫头,我们早点回去吧,今天玩得差不多了。”
“不是说要看日落吗?”我明知故问。
“日落有什么好看的,回去休息吧。”她显得很急躁。
回程的路上,妈妈一直在发微信。我通过后视镜看到她打字的内容:“...马上到了...你们先在房间等着...记住了,要表现得很惊喜...”
我的心彻底凉了。
回到酒店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妈妈匆忙洗了个澡,然后说要下楼买点东西。
“我跟你一起去。”我说。
“不用不用,你累了一天了,好好休息。我很快就回来。”她几乎是逃一般地出了房间。
我知道,她是去接弟弟他们了。
我立刻收拾行李,动作很快。所有的东西都装进箱子,然后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说今晚要退房。
八点钟,我拖着行李下楼退房。前台的小姐姐很惊讶:“女士,您不是还要住两天吗?”
“临时有事,需要提前离开。”我刷卡结清了剩余的房费。
走出酒店大门的时候,我看到妈妈正带着弟弟和小雯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三个人有说有笑,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
我躲在柱子后面看着他们。弟弟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小雯挽着他的胳膊,一脸兴奋。而妈妈,正在给他们介绍酒店的情况。
“...这个酒店特别好,你姐姐定的最贵的套房,客厅很大,你们住着绝对舒服...”
“妈,您真厉害,居然能说服我姐带我们一起来。”小雯娇滴滴地说。
“那当然,我是她妈,她敢不听我的?”妈妈得意地笑着,“而且她那么有钱,不花白不花。”
听到这句话,我差点冲出去质问她。但我忍住了。
我拦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去了机场。
在车上,我给妈妈发了条微信:“妈,我临时有急事,需要回国处理。酒店我已经退了,您自己安排吧。”
然后,我关了手机。
4
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愤怒、失望、委屈、解脱...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我想起小时候的很多事情。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弟弟,说“女孩子要让着男孩子”。我的玩具要和弟弟分享,他的玩具却是专属的。我考试考了第一名,妈妈只是淡淡地说一句“继续努力”,弟弟考试及格了,她就要买东西奖励。
长大后,这种偏心变得更加明显。我考上重点大学,她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弟弟勉强考上专科,她到处炫耀说儿子有出息。
工作后,我每个月给家里寄钱,她从来没说过一句谢谢,反而总是抱怨给得太少。弟弟偶尔买点小东西,她就感动得不行,逢人就夸儿子孝顺。
我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传统观念作祟,妈妈不是故意的。但这次的事情让我彻底明白,在她心里,我就是一个取款机,一个为弟弟付出的工具人。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看。新西兰很美,但那些美景已经被这次的经历彻底毁掉了。
回到北京后,我的手机炸了。妈妈打了无数个电话,发了无数条微信,从最初的愤怒到后来的哀求,什么话都有。
“你怎么能这样?把我一个人丢在国外?”
“我是你妈,你就这么对我?”
“小强他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就不能陪陪?”
“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我一条都没回。
第三天,弟弟给我打电话。
“姐,你这样做过分了吧?把妈丢在那里,她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事怎么办?”
我冷冷地问:“她不是有你们陪着吗?”
“可是...可是我们没钱啊,酒店、吃饭、门票,这些都要钱的。”
“那不关我事。”
“姐!”弟弟的声音提高了,“你怎么能这么自私?妈妈养你这么大,你就这么报答她?”
我被气笑了:“自私?我自私?志强,你摸着良心说,这些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我每个月给妈三千块生活费,你给过一分钱吗?逢年过节我给的红包,你算过多少钱吗?你买东西的钱,有多少是找我借的?”
“那...那不一样,你挣得多...”
“挣得多就应该被道德绑架吗?就应该无条件付出吗?”我打断他,“这次的事情,妈妈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把我当傻子一样骗过去,然后让我为你们的旅行买单。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志强,我不欠你们任何人的。以后别再找我要钱了。”我说完就挂了电话。
接下来的几天,我把妈妈和弟弟的微信都拉黑了,手机号也拉黑了,我需要安静一段时间。
一个星期后,姑姑给我打电话。
“丫头,你妈他们回来了。”
“哦。”我淡淡地应了一声。
“你妈妈这次回来变化很大,话也不多了,整天待在房间里。”姑姑的语气有些担忧,“小强他们好像也没玩得很开心,一直在为钱的事情吵架。”
我没有接话。
“丫头,你妈妈虽然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她毕竟是你妈妈。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坐下来好好谈谈不行吗?”
“姑姑,有些事情不是误会,而是原则问题。”我说,“如果她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愿意原谅。但如果她觉得自己没错,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挂了电话后,我继续我的生活。工作、健身、和朋友聚会,一切都很平静。
但内心深处,我还是会想起小时候妈妈抱着我看星星的温馨时光,想起她生病时我守在床边的担忧。血缘关系不是那么容易割断的,但我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原则地妥协了。
5
一个月后的某个周末,我正在家里整理房间,门铃突然响了。透过猫眼,我看到外面站着一个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身影。
是妈妈。
她瘦了很多,头发也白了不少,手里拎着一个小袋子,看起来有些畏缩。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开了门。
“妈?”
“丫头...”她的眼睛红红的,“我能进来坐坐吗?”
我侧身让她进门。她小心翼翼地换了鞋,环顾了一下我的房间。
“你这里...挺好的。”她坐在沙发上,把袋子放在茶几上,“我给你带了点家里的特产,你爱吃的那个酱菜。”
我看着那个袋子,心情复杂。以前每次回家,她总是大包小包地给我准备东西,但从来没有专门到北京来过。
“妈,您怎么来了?身体还好吗?”我给她倒了杯水。
“身体还行。”她接过水杯,却没有喝,“我...我想跟你道歉。”
这句话让我愣住了。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来没有向我道过歉。
“新西兰那次,是我不对。”她低着头,声音很小,“我不应该瞒着你叫小强他们去,更不应该想着让你为他们花钱。”
我沉默着,等她继续说下去。
“这一个月,我想了很多。”她抬起头看着我,眼中有泪光,“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我对你太不公平了。从小到大,我总是要求你让着弟弟,说你是姐姐应该懂事。工作后,我把你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却对小强的一点小恩小惠感激不尽。”
她停顿了一下,用手背擦了擦眼角。
“那天你走了以后,小强他们开始抱怨这抱怨那,说酒店太贵,景点没意思,还怪我为什么要叫他们来。我当时就想,我的女儿从来没有这样抱怨过,不管我提什么要求,她都是默默承受。”
我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后来回到家,小强还问我能不能把你剩下的旅游钱要过来,说既然你都走了,那些钱也浪费了。我当时就火了,和他大吵了一架。”妈妈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明白了,我一直说你不孝顺,可真正不孝顺的是谁呢?”
房间里安静了很久。我看着妈妈苍老的面容,想起了很多往事。
“妈,您能这样想,我很高兴。”我坐到她身边,“但我希望您明白,我不是不愿意帮助弟弟,而是不能接受被道德绑架。如果他真的需要帮助,他可以直接找我商量,而不是让您来传话,更不是用欺骗的方式。”
妈妈点点头:“我明白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还有,我每个月给您的生活费会继续给,但我希望您能真正地把它当作我的孝心,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好,妈妈记住了。”
我们聊了很久,从新西兰的风景聊到了小时候的趣事。我发现,当她不再把我当作提款机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自然了。
临走的时候,妈妈突然问:“丫头,你还恨妈妈吗?”
我摇摇头:“妈,我从来没有恨过您。我只是希望您能把我当作女儿来爱,而不是当作工具来使用。”
“妈妈以后会的。”她紧紧抱了抱我,“我的女儿这么优秀,我应该为你骄傲才对。”
送走妈妈后,我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她渐行渐远的身影。这一刻,我觉得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也许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也许偶尔还会有摩擦,但至少我们之间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我不再是那个无原则妥协的女儿,她也不再是那个偏心刻薄的母亲。我们都在学着如何成为更好的人,学着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对方。
三个月后,我收到了弟弟的微信申请。他发来一条很长的消息,向我道歉,并且说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我通过了他的申请,但也明确告诉他,以后的关系要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一家人的关系比以前健康了很多。妈妈不再总是抱怨我不够孝顺,弟弟也开始努力工作赚钱。而我,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努力赚来的生活了。
那次新西兰之行虽然以不愉快收场,但它让我们一家人都学会了,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付出,而是相互尊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