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在我国历史悠久,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酿制黄酒技术已经成熟。约一千年前的宋代,白酒开始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诗仙李白与酒结缘,留下了许多名篇。然“无酒不成席”,酒能助兴,危害更多。
什么是酒?
任何含糖的液体,经过发酵过程,都会产生醇类化合物,包括甲醇和乙醇等。甲醇具有毒性,饮用后会引发中毒;而乙醇对人体无害,能刺激神经和血液循环,但过量饮用同样会引发中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也被称为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气味独特的易燃、易挥发液体,其沸点为78℃,冰点为-114℃。
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更好?
酒精(乙醇)进入身体后,先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后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出体外。交警查酒驾测的是乙醇;造成喝酒脸红和酒后不适的是乙醛;吐完后嘴里酸酸的就是乙酸。
每个人酒精代谢能力不同,主要跟乙醛脱氢酶活性有关。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大致可分三种:催化活性正常、催化活性降低和催化活性消失。平时我们所见的喝酒后的“大红脸”,就是乙醛堆积导致血管舒张造成的。所以酒桌上碰到脸红的人千万不能劝酒,酶缺陷程度越重,饮酒后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大。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此话并非危言耸听。酒精(乙醇)和头孢中的甲硫四氮唑侧链会发生反应,乙醛无法氧化为乙酸,有害的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这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服头孢期间,饮酒15—30分钟后,发生双硫仑反应,导致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胸闷等,严重的会引起心梗、心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惊厥甚至死亡。不单单是白酒、啤酒各种酒类不能与头孢同服,而是含酒精的一切食物和饮品都不能和头孢一起服用,比如酒心巧克力、加了料酒的菜、藿香正气水等。
适量喝酒养心?
早期的一些研究确实有少量喝红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证据,但是这个结论已被后续大规模的实验推翻: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饮酒的人得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红酒、葡萄酒有好处的理论,大多集中在富含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抗氧化剂上,但这些物质在酒里的含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常规律性少量饮酒更易增加房颤风险,长期饮酒还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衰和死亡。由此可见,以“活血养心”为理由而饮酒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主管护师 杨名 副主任护师 孙珞滢
指导:副主任护师 杨红秀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