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想要食物更加美味诱人,佐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厨房里一定不缺少种类繁多的佐料:从葱、姜、蒜,到辣椒、花椒、胡椒等海外舶来的干料,更有气味芬芳的紫苏、薄荷、胡荽……各种奇异的香味和食物混搭,构成了舌尖上的享受。虽然用量不大,但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佐料对人体健康也可以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更加青睐美食的女性朋友们,爽口的火锅、麻辣烫、凉拌菜里不乏大量佐料的身影。小小的佐料对女性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很多药物本身就是食物,因此食物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功效”,不同佐料可调理或扰动气血、脏腑功能,尤其对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体质偏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一、佐料的“四气五味”与女性体质
01
温热性佐料
代表:生姜、肉桂、花椒、八角、小茴香、辣椒、肉豆蔻、胡荽。
本类佐料多口味辛辣,生姜、肉桂、小茴香、肉豆蔻等都是常用的中药,多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温中理气等作用,用作食材时常可以起到助阳散寒的作用。
适宜:
脾肾阳虚:畏寒肢冷、手足不温、痛经、小腹冷痛、食欲不佳者。
寒湿内阻:白带量多清稀、经血色暗有血块、腹泻者。
禁忌:
素体阴虚火旺或内有实热者忌用。如出现口干、盗汗、头面部痤疮、便秘、小便短赤者,使用本类佐料易加重身体不适,引发疾病,不宜食用。
02
寒凉性佐料
代表:薄荷、鱼腥草。
本类佐料多为辛凉之品,具有清热、泄火、解毒、利湿之效,用作调味佐料可以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
适宜:
湿热内蕴:口舌生疮、带下量多黄稠、小腹隐痛、外阴瘙痒、舌苔黄腻、小便短赤者;夏季暑热或绝经前后潮热汗出者。
禁忌:
素体脾胃虚寒者忌用。如平素常出现外感寒邪或饮冷后腹痛、腹泻者,不宜过食本类佐料,以免诱发或加重症状。
03
平性佐料
代表:蜂蜜、白芝麻。
本类佐料性平和,没有特殊的寒热偏性,多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可调和脾胃,因此适合大多数体质。对于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者,本类佐料可有一定改善症状的作用。
二、 女性特殊生理期的佐料调理
01
月经期
调理原则:温经散寒,益气补血。
食疗推荐:
红糖姜茶或红枣姜茶:生姜温中散寒,红糖提供能量和少量矿物质,如微量铁元素等,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痛经证属寒凝血瘀者尤其适合。
肉桂粥:肉桂补命门火,温经散寒止痛。同样适合寒凝血瘀之痛经者。
桂圆红枣茶或桂圆枸杞粥:桂圆性温味甘,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合疲劳、失眠、面色苍白者。红枣补中益气养血,枸杞滋补肝肾,明目养血,配合桂圆起到温经散寒、益气补血之效,对于月经过多证属气血虚弱者、月经前后诸证症见失眠、乏力者可起到一定作用。
禁忌:
大量花椒、辣椒:素体血热者可能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
薄荷:性凉收敛,可能加重血瘀,导致痛经、月经过少等。
02
妊娠期
调理原则:补肾安胎,和中止呕。
食疗推荐:
紫苏叶煮鱼:紫苏性味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的功效,可和胃止呕,并可解鱼蟹毒;其味辛则能行,兼有理气安胎的功效,临床上常配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于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食疗疗时可与鱼肉同煮煲汤,能改善食欲,对于妊娠呕吐症状缓解可有一定作用。
少量砂仁: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在妊娠期女性的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加入砂仁,对妊娠呕吐、食欲不佳者尤为适用。
禁忌:
过量花椒:花椒性温味辛,入脾、肾两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作用,大量花椒具有则可能产生辛热动胎之弊,对于阴虚火旺者禁服,孕妇应慎用。
桂皮:即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络,其性热,有伤阴血之弊,内热较重、内火偏盛或阴虚火旺者忌食。《本草纲目》记载:“桂性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故《别录》言其坠胎。”从其性味和功效主治上,妊娠期不宜食用。
03
更年期
调理原则:滋阴潜阳,疏肝解郁。
食疗推荐:
甘麦大枣茶:由浮小麦、红枣、甘草组成。本方即甘麦大枣汤煎汤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等功效。用于绝经前后出现心烦不寐、多梦、情绪不佳、喜怒无常、胆怯易惊、心悸、多汗等症者,可具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
玫瑰花酱: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加白糖或蜂蜜制作成玫瑰花酱后,可用作佐料制作甜品,对于绝经前后诸证情绪不宁者较为适用。
禁忌:
辛辣燥热佐料:如干辣椒、花椒、肉桂、咖喱等,此类佐料均为辛温之品,绝经前后诸证者过食易诱发潮热盗汗,加重病情。
三、佐料使用误区
01
“多吃辛辣活血”
辛温辛辣的佐料具有温通经脉的作用,对于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等疾病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如果长期过量辛辣刺激的佐料如辣椒、胡椒等,由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温热之性,可能耗伤精血阴津,反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皮肤干燥等。
02
“醋能软化血管”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醋含有有机酸、多酚类物质、类黑精和川芎嗪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II型糖尿病、减肥、抗疲劳和抗肿瘤等作用。但中医认为醋味酸,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彭祖摄生养性论》强调:“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因此,消化功能不佳、大便溏稀,具有脾虚症状的女性要注意少吃醋。
03
“盐焗食物补肾”
盐归肾经,《彭祖摄生养性论》记载:“五味不得偏耽,……咸多伤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过食咸味可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心主血脉,心是血的统领者,其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因此,有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的女性不宜过食咸味食物。
四、中医体质与佐料宜忌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类型主要分为九大类,即: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结合各种常见佐料的性味功效,对女性常见的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在饮食中的佐料宜忌可以简单归纳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及家人的体质进行取舍。
体质类型 |
适宜佐料 |
不宜佐料 |
阳虚质 |
生姜、肉桂、花椒 |
薄荷、绿豆、鱼腥草 |
阴虚质 |
蜂蜜、芝麻、百合 |
辣椒、桂皮、韭菜 |
痰湿质 |
陈皮、山楂、白蔻仁 |
饴糖、蜂蜜 |
血瘀质 |
醋、玫瑰花、酒酿 |
盐 |
中医强调“五味入五脏”,佐料用对可调和气血,用错则易生偏颇。女性朋友们应根据自身体质和生理阶段灵活调整,烹饪时注重“少而精”,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调味。必要时可咨询中医师辨证搭配。
本文作者:张亚嘉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云南省第四批妇科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云南省第一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幼健康协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女医师协会盆底及妇科内分泌分会委员。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妊娠病,产后病,妇科炎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长于针灸埋线减肥,熟练掌握宫腔镜、腹腔镜等西医手术技术,擅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脓)、不孕症、宫颈病变、外阴疾病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指导老师丨云南省名中医 陈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