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天山天池,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态画卷,吸引着八方游客。2025年1-7月,景区接待游客量已达210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收入近10亿元,同比增长6%。
这座距离乌鲁木齐市仅68公里的国家5A级景区,不仅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展示区,更是新疆旅游对外的第一窗口和名片。
01 生态伤痕: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双重挑战
天山天池景区拥有高山冰川、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7种自然景观,是新疆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然而,这片仙境并非一直如此迷人。
过去,因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影响,局部区域曾面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挑战。在天山天池飞龙涧两侧,悬崖陡峭,山势险峻,这里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滚落的沙石推倒树木,掩埋植被,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景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这片人间瑶池的未来一度蒙上阴影,亟待系统性生态修复与保护。
02 生态修复:十年投入十六亿的绿色奇迹
面对生态挑战,2016年以来,景区累计投入超10亿元,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实施近50万亩草场全面禁牧,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
针对雪岭云杉林因病虫害等导致的退化问题,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采取“封山育林+人工补植”模式,科学补植云杉、桦树等本土树种,加速森林植被恢复。
近十年来,景区共投入8500万元,实施了四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恢复植被近10万平方米,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使生态得到了进一步恢复9。
通过这些努力,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由2002年的25%提高到41.5%,草地植被覆盖度由34%提高到89%5。
03 生态成效:天然林增1.72万亩,40种珍稀动物频现身
持续的生态修复工程带来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湿地保护、人工造林等系列工程,区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
天然林面积净增1.72万亩,蓄积量增加3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1.35%,累计修复生态近10万平方公里,构建起多维度的生态保护屏障。
如今的景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8%;雪豹、北山羊、马鹿、猞猁等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频繁现身景区。这些数字背后,是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直观体现。
04 绿色能源:全链条绿电供应体系
在生态保护的同时,景区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通过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实现能源消耗强度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双降。
目前,景区已建立覆盖游船、区间车、餐饮服务及供暖系统的全链条绿电供应体系,核心区域实现100%绿电覆盖。
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景区不仅从源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更构建起低碳环保的运营模式。自2018年至今,作为天山天池景区主体经营单位的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纯电动车、船等新能源设施上累计投入近4300万元。
05 文旅融合: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妙的完美结合
在文旅融合方面,景区持续推陈出新。2025年“五一”期间,天山天池2025年开湖节、民俗风情园开园等活动轮番登场,同步推出两条特色观光徒步线路。
景区提供每日200套汉服免费租赁及汉服主题表演,将自然风光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8893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67万元,文旅活动的带动效应显著。
景区还引入“哪吒敖丙游天池”主题IP,国风主题的免费穿汉服巡游与古筝表演成为互动打卡亮点,新增“马上游”天池体验新业态。
06 智慧旅游:一部手机游遍天池的便捷体验
天山天池景区是我区最早打造智慧景区的5A级景区。现在景区已拥有集管理、服务、营销三个平台和20个管理模块为内容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游客可以通过智慧平台网上订票、自主导览、联系在线客服等,实现一部手机游遍天池。
2025年,景区与携程集团达成合作,建成新疆首个入境游智慧入园线上线下自助购票系统,该系统支持39个国家、16种语言及外币支付,使外籍游客购票效率大幅提升60%。
线上预约系统全面覆盖门票、交通、导览全流程服务,极大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为游客带来便捷、高效的游览体验。
07 全域旅游:天山天池+,多业态融合发展
今年,天山天池景区“火力全开”,一系列旅游项目即将重磅登场,这是景区精心书写 “天山天池+” 精彩篇章的举措。
景区正实现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经济转变;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高质量旅游品牌目标迈进。
目前,“山上赏雪、山中滑雪、山脚泡温泉、山下科普研学”的多元产品格局已经形成。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31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收入达15.65亿元,同比增长17%。
其中,天池主景区接待游客279.8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2月,景区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9.5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5855万元。
08 惠民政策:一票两日游与特色旅游线路
为提升游客体验,景区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一票两日游优惠政策允许游客购票进入景区后可连续两天畅游。
这一举措的背后,是景区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游客的需求从“一日游”转变为“两日游”。
2025年,景区还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了特色优惠政策:5月医护人员免门票、9月教师免门票、游客生日当天免门票,以及与合作商户联动的5折门票优惠等。
阜康市居民及“新阜康人”凭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享受免门票优惠政策10。这些政策不仅让利于民,也有效促进了旅游消费。
09 生态与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促进了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9。2023年1至7月,天山天池景区接待游客量全口径累计达到144万人次,同比增长61%,旅游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63%。
两项数据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2025年截至6月11日,天山天池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已超百万人次,同比增长20%,比2024年超百万提前了20天。
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2亿元8。在刚过去的古尔邦节假期(6月6日至6月10日),天山天池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1454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073万元,同比增长10%。
10 乡村振兴:旅游富民与民生改善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西域旅游公司为102户牧民一家解决一个就业,上下班免费接送,并为牧民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使风情园牧民户均年收入从2013年2.8万元增长到目前的5万余元。
西域旅游公司自2014年至2020年累计支付风情园102户467名牧民近2000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当地牧民再就业,走上致富路。
景区还通过“政企合作”模式打造沉浸式马背文化体验区,有效增强游客参与感与体验感,显著延长游客停留时间8,进一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11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未来,天山天池景区将继续聚焦“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方向。今年,景区将大力推进一批旅游项目建设。
博格达保护展示、观光驿站提升、游览栈道更新等项目将稳步实施,海北、海西、马牙山等重要景点也将迎来提质升级,全力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MEIPIAN.Cn/5fqvyg1g
为实现“四季宜游、服务融合、品质供给”的目标,景区还将打造集野奢酒店、花海秀水、露营基地、餐秀剧场等为一体的体验式、沉浸式项目。MEIPIAN.Cn/5fqvulxx
生态游、康养游、研学游、“马上游”等特色产品也将迎来大发展。景区计划与科技公司合作,借助AI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景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创新设计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
博格达峰下的天池水,倒映着雪岭云杉的翠影,也倒映着游客们惊喜的脸庞。
从2018年至今,景区累计投入超过16亿元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森林覆盖率从25%提升至41.35%,天然林面积净增1.72万亩。
如今,雪豹、北山羊、马鹿等4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此频繁现身。2025年1-7月,210万游客带来的10亿元旅游收入,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天山天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