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牛舌头火烧:吊炉四翻七转烤出的层酥里嫩
创始人
2025-08-27 04:46:39
0

邢台牛舌头火烧是河北邢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承载着当地数百年的饮食文化记忆。它因形似牛舌而得名,凭借 “吊炉四翻七转” 的独特烤制工艺,成就了层酥里嫩的绝佳口感。本文将从其历史渊源入手,详细拆解制作过程中的选料、和面、揉剂、擀皮、烤制等关键步骤,深入剖析 “四翻七转” 工艺的精妙之处,同时介绍其多样的食用方式与独特风味,最后探讨这道传统小吃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其不仅是味蕾享受,更是邢台人乡愁与文化认同的载体。

一、历史渊源:百年传承的邢台味道

邢台,作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积淀,牛舌头火烧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当时邢台城内有一位姓王的面点师傅,擅长制作各种面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将面团擀成细长的牛舌形状,放入特制的吊炉中烤制,通过不断翻动让面饼受热均匀,烤出的火烧外酥里嫩,层次丰富,深受食客喜爱。久而久之,这种制作方法逐渐流传开来,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改良与完善,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邢台牛舌头火烧。

在过去,牛舌头火烧是邢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无论是清晨街头巷尾的早点摊,还是午后茶馆里的茶点,亦或是傍晚归家时随手购买的晚餐搭配,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对于老一辈邢台人来说,牛舌头火烧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段难忘的童年回忆 —— 放学后攥着几毛钱,跑到街角的火烧铺,看着师傅熟练地翻动吊炉中的火烧,等待着那外酥里嫩、香气扑鼻的美味,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邢台牛舌头火烧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邢台饮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

二、制作工艺:“吊炉四翻七转” 的匠心之作

邢台牛舌头火烧的美味,离不开其独特而精湛的制作工艺,尤其是 “吊炉四翻七转” 这一核心烤制技巧,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匠心。

(一)选料:天然食材奠定美味基础

制作牛舌头火烧,选料是关键,只有选用优质的食材,才能保证火烧的口感与风味。面粉需选用当地产的高筋小麦粉,这种面粉面筋含量高,延展性好,制作出的火烧层次分明、口感劲道。酵母则采用传统的老面酵母,相较于现代的干酵母,老面酵母发酵出的面团更具麦香味,且口感更为松软。水要选用纯净的地下水,当地人称 “甜水”,用这种水和面,能更好地激发面粉的香味。此外,还需准备少量的食用油和食盐,食用油选用纯正的花生油,香气浓郁,食盐则能提升火烧的风味,让口感更加丰富。

(二)和面:掌握 “三光” 技巧

和面是制作牛舌头火烧的重要环节,需严格把控水温、水量和和面时间。首先,将老面酵母用温水化开,静置 5 分钟,让酵母充分激活。然后,将高筋小麦粉倒入干净的面盆中,加入少量食盐,搅拌均匀。接着,将激活后的酵母水缓缓倒入面粉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使面粉形成絮状。之后,用手开始揉面,揉面时需遵循 “三光” 原则,即 “面光、盆光、手光”。揉面的力度要均匀,既要保证面团揉透,又要避免过度揉搓导致面筋断裂。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发酵时间根据温度而定,一般在 1-2 小时,待面团发酵至原来的 2 倍大,内部出现蜂窝状气孔时,发酵便完成了。

(三)揉剂:精准分割保证大小均匀

发酵好的面团需进行揉剂,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火烧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均匀。首先,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有干面粉的案板上,用手反复揉搓,排出面团内部的空气,使面团恢复光滑。然后,将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用刀将长条切成大小相等的面剂,每个面剂的重量控制在 100 克左右,这样烤出的火烧大小适中,便于食用。切好的面剂需用湿布盖住,防止水分流失,影响后续制作。

(四)擀皮:层层叠加打造酥脆口感

擀皮是形成牛舌头火烧层次的关键步骤,需要手艺人具备熟练的技巧。取一个面剂,用手将其揉成圆形,然后用擀面杖将其擀成薄饼状,厚度约为 2 毫米。接着,在薄饼上均匀地涂抹一层花生油,撒上少量干面粉,然后将薄饼从一端向另一端卷起,卷成一个长条状的面卷。之后,将面卷用手揉搓,使面卷更加紧实,再将面卷从一端盘起,盘成圆形,用手轻轻按压,将其压成厚度约为 5 毫米的圆饼。最后,用擀面杖将圆饼擀成细长的牛舌形状,长度约为 20 厘米,宽度约为 8 厘米,厚度保持在 3-4 毫米,这样的形状不仅美观,还能保证在烤制过程中受热均匀。

(五)烤制:“吊炉四翻七转” 的核心技艺

烤制是制作邢台牛舌头火烧最关键的环节,而 “吊炉四翻七转” 则是这一环节的核心技艺。吊炉是一种特制的烤炉,由炉膛、炉盖和支架组成,炉膛内用耐火砖搭建,炉盖可以上下升降,支架则用于悬挂吊炉。烤制前,需先将吊炉炉膛内的木炭点燃,待木炭燃烧充分,炉膛温度达到 200-220℃时,便可开始烤制。

首先,将擀好的牛舌形状面饼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然后将其放入吊炉内的烤盘上。接着,盖上炉盖,开始计时。在烤制过程中,手艺人需要严格按照 “四翻七转” 的步骤操作。“四翻” 指的是在烤制过程中,需要将面饼翻面四次,第一次翻面在放入吊炉后的 3 分钟,此时面饼底面已经微微焦黄,翻面后让另一面受热;第二次翻面在 5 分钟后,此时面饼表面开始出现层次;第三次翻面在 7 分钟后,面饼已经基本成型,翻面可以让两面的颜色更加均匀;第四次翻面在 9 分钟后,此时面饼已经接近成熟,翻面可以保证面饼内部熟透。

“七转” 则是在每次翻面后,需要将面饼旋转一定的角度,确保面饼各个部位受热均匀,避免出现局部烤焦或未熟透的情况。第一次旋转在第一次翻面后,将面饼顺时针旋转 45 度;第二次旋转在第二次翻面后,顺时针旋转 90 度;第三次旋转在第三次翻面后,顺时针旋转 135 度;第四次旋转在第四次翻面后,顺时针旋转 180 度;第五次旋转在烤制 10 分钟后,顺时针旋转 225 度;第六次旋转在 11 分钟后,顺时针旋转 270 度;第七次旋转在 12 分钟后,顺时针旋转 315 度。经过 “四翻七转” 的烤制,面饼在吊炉内充分受热,表面金黄酥脆,内部层次分明、柔软多汁,此时牛舌头火烧便烤制完成了。

三、风味特点:外酥里嫩,回味无穷

刚出炉的邢台牛舌头火烧,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味和花生油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从外观上看,它形似牛舌,表面金黄酥脆,布满了细密的纹路,用手轻轻一掰,便能听到 “咔嚓” 的清脆声响,里面的层次清晰可见,一层叠着一层,仿佛无数张薄如蝉翼的面皮叠加在一起。

入口品尝,首先感受到的是外皮的酥脆,牙齿轻轻一咬,外皮便碎裂开来,发出悦耳的声响,随后便是内部的柔软与鲜嫩。火烧的内部松软有弹性,咀嚼时能感受到面粉的清香和花生油的醇厚,淡淡的咸味在口中逐渐散开,刺激着味蕾,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将牛舌头火烧与当地的特色小菜搭配食用,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比如搭配上邢台的酱菜,酱菜的咸香与火烧的酥脆相互融合,口感更加丰富;或者搭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豆腐脑的嫩滑与火烧的劲道形成鲜明对比,一口火烧一口豆腐脑,暖心又暖胃。

此外,邢台牛舌头火烧还有多种食用方式,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有些人喜欢在火烧刚出炉时趁热食用,此时的火烧外酥里嫩,香气最浓郁;有些人则喜欢将火烧凉透后食用,凉透后的火烧外皮更加酥脆,内部则变得更加有嚼劲;还有些人会将火烧切成两半,夹入肉类或蔬菜,制作成火烧夹肉、火烧夹菜等,成为一道美味的快餐。无论是哪种食用方式,都能让人感受到邢台牛舌头火烧的独特魅力。

四、文化内涵:邢台人的乡愁与文化认同

邢台牛舌头火烧不仅是一道美味的传统小吃,更是邢台人乡愁与文化认同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邢台牛舌头火烧的制作工艺体现了邢台人对美食的执着与追求。“吊炉四翻七转” 的烤制技巧,是一代代邢台手艺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反复的尝试与改良,凝聚着邢台人的智慧与匠心。这种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不仅造就了牛舌头火烧的美味,更体现了邢台人严谨、务实的性格特点。

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看,邢台牛舌头火烧是邢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邢台,成长于邢台,与邢台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紧密相连。在邢台的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都能看到牛舌头火烧的身影。比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购买牛舌头火烧,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顺顺利利;在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牛舌头火烧也常作为招待宾客的美食,体现着邢台人的热情与好客。

从情感寄托角度来看,邢台牛舌头火烧承载着无数邢台人的乡愁记忆。对于远离家乡的邢台人来说,牛舌头火烧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每当品尝到这熟悉的味道,就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时光。许多在外打拼的邢台人,每次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品尝地道的牛舌头火烧,感受家乡的温暖与亲切。而对于年轻一代的邢台人来说,通过品尝牛舌头火烧,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能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邢台的传统文化。

五、传承与发展:让传统味道焕发新活力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传统小吃面临着传承断代、市场萎缩的困境,邢台牛舌头火烧也不例外。然而,在政府、手艺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邢台牛舌头火烧正逐渐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小吃,邢台市政府将邢台牛舌头火烧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手艺人传承和创新制作工艺。同时,政府还通过举办美食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宣传推广邢台牛舌头火烧,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每年的邢台美食文化节上,都会设立专门的牛舌头火烧展区,邀请当地的知名手艺人现场制作,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其制作工艺的魅力,品尝地道的牛舌头火烧。

许多手艺人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牛舌头火烧的口味和品种进行改良。比如有些手艺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芝麻、葱花等食材,增加了火烧的香味和口感;有些手艺人则开发出了甜味、咸味、麻辣味等多种口味的牛舌头火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一些手艺人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业务,将邢台牛舌头火烧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这一传统美味。

社会各界也对邢台牛舌头火烧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许多媒体纷纷报道邢台牛舌头火烧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其社会关注度;一些餐饮企业则与手艺人合作,将邢台牛舌头火烧引入餐厅,作为特色菜品推出,扩大了其市场份额;还有一些学校将邢台牛舌头火烧的制作工艺纳入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一传统技艺,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意识。

六、总结

邢台牛舌头火烧,这道承载着邢台数百年饮食文化记忆的传统小吃,凭借其 “吊炉四翻七转” 的独特制作工艺,成就了层酥里嫩的绝佳口感,成为了邢台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美味。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邢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邢台人的智慧、匠心、乡愁与文化认同。

从历史渊源到制作工艺,从风味特点到文化内涵,再到如今的传承与发展,邢台牛舌头火烧每一个方面都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在政府、手艺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邢台牛舌头火烧这一传统味道将继续传承下去,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邢台饮食文化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吸引着更多人了解邢台、爱上邢台,让这道传统美味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疆玩8天美食推荐,乌鲁木齐八... 新疆的美,是教科书级别的“地理大满贯”。这里藏着中国最极致的风光组合:北疆的喀纳斯湖像一块跌落人间的...
原创 长... 长辛店必去的三个景点分别是长辛店火车站、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和长辛店古镇。长辛店火车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火...
新疆玩8天行程推荐,乌鲁木齐八... 新疆,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奇迹。8日行程中,赛里木湖堪称“大西洋最后...
安徽3天2晚怎么玩,黄山三日游... 最近打算去安徽旅游的宝子有福啦!安徽,这片充满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绝美自然风光的土地,一直以来都是旅...
和女友去安徽黄山5天旅游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原创 防... 防治鼻炎可结合饮食调理与药膳辅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药药膳及相关建议,需注意个体差异,过敏体质者需谨...
六道超级下饭的家常神菜 今天分享这6道超下饭的家常菜,10分钟就能端上桌,酸辣鲜香直接拿捏你的胃,关键是经济实惠。 01....
原创 懒... 上周闺蜜来家里突袭检查,眼看冰箱空空如也,我竟用半碗面粉和一杯水,20分钟变出了香喷喷的烙饼——原来...
入秋后多吃这肉,比猪肉滋补,比... 一、菜心炒牛肉 二、苦瓜炒牛肉 三、湿炒芥蓝牛肉面 四、辣椒炒牛肉 五、滑...
原创 南... 南京必买10大特产包括盐水鸭、雨花茶、南京云锦、鸭血粉丝汤调料、夫子庙糕团、秦淮八绝、金陵折扇、南京...
原创 今...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五日,民间有许许多多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无论是云南瑶族的目莲节,广东海陆丰的红心...
明日七月初六,记得“吃3样,忌... 明日农历七月初六,记得“吃3样,忌2事”大吉大利日子顺,不忘老传统! 在我们民间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
8月26日最佳情报|五龙潭泉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张伟潭水澄澈,植被葱茏风景这边独好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
去安徽4天时间大概多少钱?黄山... 黄山,这座被誉为中国山水之雄的绝美之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家庭心中的旅游胜地。这个假期,我们终于决定带...
河北夏日避暑胜地探秘 悠然度假... 随着夏季的到来,炎炎烈日下的避暑旅游成为了众多游客的首选。河北,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地...
黄姚古镇景区全力加强基孔肯雅热... 景区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不松懈】 根据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贺投集团、文旅集团以及旅实集团关于基...
夜爬孔望山 解锁传统景区年轻化... 夜幕降临,连云港孔望山景区入口处人头攒动。自夜爬活动启动以来,这座历史名山迅速成为市民游客避暑的新选...
原创 天... 天津:一座工业城市的流量逆袭密码 去年,天津以2.61亿人次的接待游客量,超越杭州2000万人次,强...
四川旅游5天4晚多少钱,成都5... 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它位于中国西南部,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自然风光绝...
近期去四川旅游五天要多少钱?成... 宝子们,说起四川,那可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