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汗贵如金”,夏天养生需多出汗!zt
周鸣天
“暑汗贵如金”,夏天养生需多出汗!zt
而夏季七八月进入三伏天,老百姓常说“暑汗贵如金”,就是说在这个季节要多出汗。三伏天里,太阳暴晒,气温高升。在这样酷热难耐的时节,人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躲在空调房里不出去,吃着冰激凌喝着冷饮,惬意地在冷气房里“避暑”,为什么老祖宗却要在这个时候提倡大家要多出汗,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呢?
《黄帝内经》中,讲到夏天的时候,万物是向上、向外发散的。这个时候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都“浮了上来”。如果趁着病痛浮在外,失去了根基,这个时候让自己多出汗,就可以将这些病气冲出身体,达到健康体魄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一味地贪凉避暑,吹着空调,吃着冷饮,那么这些张开的毛孔就会受凉关闭。这样那些“病”虽然走出了骨髓,但受到了阻碍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因此我们在空调房久呆之后,就会感觉浑身酸痛、难受,身体也发软、没有劲。
我们再来看老祖宗造的这个“暑”字,它上下有两个“日”,中间为“土”。按照五行之说,“火能生土”,一撇右旋,遵循了自然之道。这个“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种特殊的时空状态,以及这种自然规律对生物的影响。暑期是一年之中动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时段,暑期的炎热也是人的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个时候排斥炎热,那就是否定生长的规律。
所以,如果在夏天排斥炎热,吹冷气避暑,就是逆“天”而行了!这样会使得身体出不透汗,从而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症埋下了祸根。
所以,在酷暑时节,别一直呆在空调房里,要出去走走!三伏天要做到远离一切生冷寒凉的食物。并且要适当运动。让全身的毛孔打开,把汗出透,让酸性的汗液流出去。把体内的湿气和淤积排出,让身体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