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高温持续炙烤江西,多地白天气温频频突破38℃。传统“日游夜息”模式遭遇挑战,却意外催生了“昼伏夜出”的文旅新生态。南昌万寿宫、上饶望仙谷、铅山葛仙村等景区凭借非遗夜游、实景演艺、沉浸式市集等创新业态,巧妙将高温“劣势”转化为“避暑经济”优势,一场以文化为内核的“夜经济热流”,正成为破解“高温休眠”的文旅密码。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实习生李安然/文
“昼伏夜出”成主流,避暑经济热力足
“白天38℃,晚上24℃,谁还顶着太阳逛?”南昌游客陈先生的选择颇具代表性。这个暑期,像他一样选择夜间出游的家庭不在少数。
暑期夜里游人如织的修水鹿鸣谷景区(图源:中国九江网)
在修水鹿鸣谷景区,为期10天的免门票夜游活动点燃了游客热情。丰富的文娱与亲子项目,使得7月12日单日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这个暑期,庐山凭借平均气温比山下低10℃的天然优势,成为亲子避暑热门地。景区工作人员张婷介绍:“7月以来,我们推出‘孙悟空大战哪吒’‘牯岭1886·奇妙故事夜’等10余项夜间活动,亲子客群增长显著。”
去哪儿平台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暑期亲子酒店预订量整体涨八成,九江位列涨幅最大城市之一。
为满足游客需求,江西省文旅厅于7月14日发布16条“赣鄱清凉”避暑旅游精品线路,涵盖城市游、山水游、文化游、露营游等多种玩法,串联起全省优质避暑资源。“得知发布避暑线路,我特意选了其中2条漂流主题。”南昌市民涂新茞说。
与此同时,各地景区也纷纷发力:望仙谷打造仙谷晚市、萤火虫森林、星空影院;庐山牯岭镇上演云端篮球嘉年华;新余电厂螺蛳小镇借“赣超”热度,点燃啤酒烧烤看球赛的夏夜激情;葛仙村则推出登高吸氧、云端漂流、水上魔毯等清凉亲水项目……江西文旅的“夜间战场”精彩纷呈。
非遗点亮夜游IP,千年技艺焕新彩
7月30日傍晚,康健民、韩志君、侯天来、颜丹晨等现身南昌万寿宫街区(图源:南昌西湖发布)
当夜幕降临,文化成为最动人的“凉方”。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千盏诗词灯笼映亮青石板路,方言灯笼墙、鲲茶红墙前游客络绎不绝。7月30日,知名导演演员康健民、韩志君、侯天来、颜丹晨等现身参与铁柱万寿宫非遗巡游,在夏布会馆体验传统织造技艺,带动互动热潮,为街区增添星光。
非遗的魅力在夜色中更显璀璨。7月12日晚,上栗县杨岐山“奇幻龙洞夜逍遥”主题活动火热开启。非遗民歌联唱以亲切乡音唤醒乡愁;千年傩舞震撼登场,头戴神秘傩面、身着古朴服饰的舞者踏着铿锵鼓点,在夜色中演绎古老传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自带烟火气的萍乡春锣《欢迎您来到萍乡》热辣开唱,“一敲一唱都是家乡味”,引得观众齐打拍子。
上栗杨岐山奇幻龙洞夜逍遥夜游主题活动(图源:上栗发布)
葛仙村则用“千灯会”开启夜游新篇章。活动精心复原《上元灯彩图》灯彩,融入多项非遗灯组。近百人巡游队伍携各式古灯穿行于青石小巷,再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巡游后,庄重的“万灯祈福仪式”接续上演,万千油灯汇成祝福图样,邀游客亲手点亮“心灯”,共祈安康。
“非遗夜游”自然也少不了舌尖上的传承。万寿宫珠宝街夜市,“老字号”安姐水煮辣味飘香,章记夫妻煎饼摊前排起长队;葛仙村的夜游商业街上,古法灯盏粿、炭烤鸡腿飘香,阿婆现场演示豆豉“抖霉”工艺,游客边尝边学。“一口小吃一个故事,高温?早忘了!”杭州游客李女士笑道。非遗美食不仅是味蕾享受,更是活态的文化体验。
服务升级“送清凉”,“拼体验”成新赛道
面对暑期高温与大客流,江西景区纷纷升级服务,从“拼资源”转向“拼体验”,为游客营造舒适清凉环境。
滕王阁旅游区暑期迎来客流高峰,核心景区日均接待同比增长44.54%,免费开放区域客流激增204.05%。
为应对客流高峰,滕王阁景区创新“物理降温+智能调控”双模式:主阁内设置冰桶风扇组合,开放门窗增强通风;阁前广场布设雾化降温系统,全域投放60个“清凉驿站”冰桶。
暑期,滕王阁景区工作人员多措并举为游客创造清凉的游玩环境(图源:滕王阁旅游区)
为提升夜游舒适度,夜游入口还新增空调冷风机并加装楼道增压通风系统,有效缓解闷热。免费饮水机的增设,保障了游客饮水需求。
在庐山,每个周末,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牯岭街、索道站等重点地段,化身“贴心向导”,提供咨询、讲解、疏导及防暑物资发放等“一站式”服务。庐山索道口的“清凉驿站”更是贴心备足矿泉水和解暑药品,并创新结合消防知识答题互动,送出定制文创。
“志愿者递上的不仅是一杯凉茶,更帮我们规划了最优游览路线,这样的服务太暖心了!”浙江游客王女士由衷点赞。
从万寿宫的千年光影到葛仙村的万灯祈福,从非遗技艺的活态呈现到景区服务的细致入微,这个夏季,江西文旅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服务理念,为游客熬制出一剂剂有效的文化“凉方”。这不仅破解了高温带来的“休眠”困局,更点亮了夜间经济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