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7月30日,“悦游雁江”新闻发布会暨全媒体采风活动在四川资阳雁江区保和镇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年来,雁江区聚焦“三化联动”发展,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资源禀赋,坚持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先后创建国家AAA级景区3个,天府旅游名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星级饭店3家,打造文旅新消费场景6处,满足了市民游客的多重体验需求,初步实现了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转变,从节会引流到常态休闲的转变,从沱江“穿通城”向亲水“目的地”的转变。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旅游基地 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据雁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通报,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近郊游基地”目标,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篇文章”,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成都都市圈近郊游基地。
其中,做好沱江水资源利用文章。用好沱江水资源,在水面,积极开发水上运动(赛事)、亲水游乐、游船观光等项目,打造自然水体文旅休闲综合体。在两岸,发展滨河夜市、房车露营、文化创意等业态,构建多元滨河休闲消费场景。在沿江街区,做强圣高广场、雁城印象等核心商圈,打造露天音乐广场、小龙虾美食街区,配套举办小龙虾美食周、灯会等活动,发展特色夜间经济。
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推动“一坝、一湾、一泉”率先发展。“一坝”,充分挖掘晏家坝乡村公园资源,打造集美食、休闲、娱乐、观光、研学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园。“一湾”,立体式开发马蹄湾片区,平地、山脚、山腰、山顶差异化发展,打造集生产、生活、娱乐、运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泉”,依托温泉资源,加快发展温泉游乐、康养产业。整合东安水库、老君菜心基地等周边资源协同开发,支持各乡镇结合地域特点发展农文旅产业,进一步拓宽乡村休闲度假空间。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章。积极主动推进濛溪河遗址群发掘、保护和利用,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痕迹线索,配合编制《资阳濛溪河遗址群保护规划》《资阳濛溪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让深埋地下的文明印记活起来。健全文物保护传承长效机制,加大对半月山大佛、字库塔、丹山白塔等珍贵文物的研究与阐释力度。构建完善非遗传承体系,编制非遗特色地方教材,打造非遗展示馆、传习基地,扩大川剧“资阳河”流派、东峰剪纸、堪嘉高台狮舞等雁江特色非遗影响力,积极开发文博、非遗研学精品线路,推出一批文博文创产品和旅游伴手礼,推动文化遗产焕发时代生机。
雁江城市风光。
针对不同需求 发布三条旅游线路
新闻发布会当天,雁江区发布三条主题不同、体验不同的旅游线路。
其中,以“水上运动+美食”为主题的自在一日游。在水上运动基地体验充满挑战的水上飞人、时尚动感的电动冲浪板、趣味十足的卡丁船……再到叮叮集市吹吹沱江河风、享受雁江美味,充分释放压力。
以“城市探索+休闲露营+户外赏花”为主题的亲子两日游。第一天上午打卡城区水巷子、万仞宫墙等景点,品尝苌弘鲶鱼等非遗美食,下午到森呼溪露营基地围炉煮茶,体验真人CS,晚上住宿天府花溪地球仓,感受潺潺流水和花鸟虫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第二天畅游天府花溪,全家一起赏花、游船、喂萌宠……尽享悠闲惬意的亲子时光。
雁江小龙虾。
以“方特+美食+温泉+田园风情”为主题的休闲三日游。打卡方特后,到雁江城区品尝小龙虾等雁江特色美食,第二天到水龙灵温泉度假村打卡无边游泳池、体验温泉疗愈,夜宿小木屋,第三天到晏家坝乡村公园采摘水果、品尝农家菜,感受田园乐趣。
雁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文旅融合为引擎,努力让市民“留下来”、游客“走进来”、产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