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喜力集团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按国际会计准则同比下滑7.1%;全球啤酒销量1164万千升,较2023年同期下降1.2%;实现收入169.24亿欧元。中国市场表现亮眼,喜力授权啤酒销量实现超30%的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财报显示,喜力第一大市场欧洲净收入有机下滑4%,销量下滑4.7%。主因系西欧商超渠道谈判僵局及波兰、奥地利需求萎缩。面对消费低迷,喜力坚持提价策略,直接导致法国、荷兰等地商超集体下架其产品。美洲市场同样承压,净收入下滑0.8%,销量下滑1.2%,仅墨西哥增长抵消部分颓势。
对比一季度来看,二季度喜力在美洲恢复了增长,但欧洲市场销量继续下跌,拖累了整体表现。当地时间28日喜力集团股价跌超8%,创下近三个月来的低点。
亚太、非洲中东市场是增长的主力,亚太市场上半年啤酒销量增长最多,同比有机增长3.1%。喜力财报解释,越南、印度、缅甸、老挝表现强劲,提升了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喜力在亚太市场的授权啤酒(Licensed Beer)销量同比大涨32.1%,远超其他地区。
在华润啤酒的运营下,喜力啤酒在中国的增长势头还没有结束,成为整个喜力集团新财报里的亮点。上半年喜力在中国的授权啤酒销量实现30%以上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其中喜力独创在中国至少是两位数增长,喜力星银销量增长30%以上,红爵在中国的销量更是翻倍。
喜力近年明显加大了在中国的营销势头,策略更接地气。今年火热的“苏超”赛场上,喜力啤酒与华润的雪花啤酒一道成为官方供应商。
非洲中东市场上半年净收入同比上涨19.8%,经营利润同比上涨102.8%。
喜力集团表示,鉴于上半年欧洲市场的客户业务中断以及美洲市场表现弱于初始预期,目前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将大致持平,预计今年全年的经营利润将有机增长4%~8%,与此前的业绩展望一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