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0°至46°,是一条神奇的纬度带:从亚洲、欧洲到北美洲,“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黄金葡萄酒带”“黄金草原带”乃至“黄金冰雪带”,均位于这一区间。黑龙江哈尔滨,正好坐落于这条“黄金纬度带”的核心——北纬45°。
国际啤酒节、哈夏音乐会、梦幻冰雪馆、稻田艺术农场,还有焕新升级的大型江上沉浸式演出《遇见·哈尔滨》……这个夏天,曾凭借“冰雪游”火爆全球的“尔滨”,持续上新盛夏新玩法,将冰雪基因中的浪漫与活力注入火热时节,为市民游客开启“冰城夏都”的夏之华章。
哈尔滨的夏夜热闹非凡。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30℃干杯畅饮,-5℃玩冰乐雪
源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多元文化融合以及异国情调浓郁的建筑特色,哈尔滨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是中国第一桶啤酒的诞生地,是获得官方认证的“中国啤酒之都”。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自7月5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幕以来,已成为“冰城”今夏最亮眼的文旅名片之一。
据介绍,本届啤酒节为历届场地面积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经营业态最丰富的一届,总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共设置6座啤酒大篷,打造9个特色啤酒花园,每个啤酒花园都安排了不同类型的驻场演出。同时,全新规划了“雪韵丁香”火炬广场、梦想大舞台、美食街、生态露营区、自驾房车集散地、星光运动场等多元业态。
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幕。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当暮色漫过冰雪大世界园区,啤酒大篷渐次亮起暖光。舞台中央,舞蹈、电音轮番登场。餐桌上,中外游客碰杯畅饮,来自比利时、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品牌,包括喜力、红爵、雪熊精酿等1000余款啤酒,在红肠的焦香和肉串的烟火气中,泛起层层泡沫。百人七彩花车巡游、非遗舞龙舞狮、花灯展演等特色活动穿插其间,烟花秀、无人机表演、火凤凰飞天演出定期上演。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雪花摩天轮广场,园区创新打造了室外戏雪区,通过引入夏季高温造雪技术,实现在20多摄氏度的室外,仍能欣赏“飘雪”奇观、坐雪滑梯、玩雪地转转,再现冬日同款“冰雪奇缘”。位于园区内的梦幻冰雪馆,“一秒穿越入冬”的神奇体验,更让来自广州、南宁、西安等地近50班旅游专列、超5.4万人次游客,在2024-2025“冰雪季”落幕后,向其奔赴而来。作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梦幻冰雪馆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四季恒温-8℃至-12℃。在这里,游客们裹着羽绒服,在冰滑梯、冰雕迷宫和梦幻城堡里穿梭,感受夏日冰雪乐趣。
梦幻冰雪馆在夏日送上清凉。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当-5℃的梦幻冰雪馆与30℃的啤酒狂欢节相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奏响了“冰与火之歌”——白天穿行冰雪城堡触摸寒雕玉砌,入夜扎进人声鼎沸的啤酒大篷恣意狂欢,松花江畔的十二时辰,呈现出两种极致的浪漫。“全新设计建设的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也已于7月初正式开馆,汇集了各届雪博会的经典雪雕,还设置冰面体验、戏雪区等互动项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枕着松花江的凉风,躺平听摇滚
松花江的碧波,是哈尔滨夏日的“冰脉”。当斯大林公园江堤的凉风裹挟水汽漫过皮肤,体感上瞬间要比市区低上好几度。华灯初上,租一辆单车行至防洪纪念塔前,或融入市民音乐嘉年华的声浪之中;或跳上渡船登步太阳岛,听着音乐来一次荧光夜跑;或择一块草地躺平,任凭江畔专业驻场摇滚乐队演奏的旋律,乘着晚风流过耳际。
哈尔滨的夏天,音乐和凉风是“标配”。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本届音乐会以“让世界听见哈夏”为主题,共设开幕式演出、全国性展演、“东亚文化之都”艺术周等七大板块。通过举办2025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第20届萨克斯管大会和第7届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三大国际音乐赛事,将吸引3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参赛选手共聚冰城。来自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等十余国艺术团体,还将一起呈现79场中外专场演出。其中,既有俄罗斯音乐剧《第一次约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引进剧目,也有全新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芭蕾诗剧《尔滨·印象》等原创精品。
不久前,刚在哈尔滨收官的3场五月天演唱会,累计吸引观众超10.5万人次,刷新哈尔滨大型演唱会场次与观众总人数纪录,省外观众占比近60%。接下来,周深、刘若英、陶喆等明星演唱会,草莓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将陆续登陆哈尔滨。3000余场群众性文艺演出将贯穿整个夏季。
五月天乐队在哈尔滨精彩开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哈尔滨适时推出了“跟着音乐来旅行”特色线路,将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历史建筑,与群力音乐公园等新晋打卡地“串珠成链”,并打造“沿江音乐带”,在滨洲铁路桥至九站公园沿线设置露天音乐会、光影秀。中央大街马迭尔阳台音乐会、中华巴洛克民族戏曲展演、花园街合唱快闪等特色活动,每日轮番上演。
老会堂音乐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第一所音乐学校、第一支交响乐团都诞生在哈尔滨。早在2010年,哈尔滨就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自1961年创办以来,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中国历时最久、届次最多的音乐艺术活动。两年前,哈尔滨市将每年的8月6日定为“哈尔滨音乐日”,成为独具艺术特色的城市主题日。在哈尔滨,音乐无处不在。它可以是音乐厅里中西乐器奏响的恢弘交响乐,也可以是回荡中央大街的一曲幽幽萨克斯风,甚至是寻常街巷飘来的袅袅琴音……
冰城夏都,邂逅四季不重样的浪漫
微醺啤酒节和梦幻冰雪馆联动,江畔凉风与动人旋律共舞,哈尔滨的夏日浪漫,远未到“终章”。
曾在去年夏季上演71场的《遇见·哈尔滨》江上沉浸式演出,焕新升级后,今夏再度回归。立足弘扬“双亚冬之城”的文化内涵,《遇见·哈尔滨》2.0版由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执导,从节目内容、舞台呈现、观演互动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升级,邀请来自世界多国近百位演员,借助数控喷泉、水幕电影、激光秀特效、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手段,呈现集歌舞、情景剧、空中杂技、水上运动等多种表演形态于一体的视觉盛宴。
《遇见·哈尔滨》为大家送上一场视觉盛宴。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不仅是松花江上,作为“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还在稻田里“整新活儿”。7月16日,位于道里区的北大荒哈尔滨“稻田艺术农场”举行开园仪式。今年闫家岗农场的稻田画达165亩,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稻田画。以“稻田画”产业链为核心,闫家岗农场还探索出农艺文化街、稻田咖啡屋、窑炉面包坊、星空路亚基地等特色项目。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心平气和”的卡皮巴拉……登上景区地标“一号观光塔”塔顶,就可以俯瞰百亩稻田上一幅幅国潮稻田画。备受亲子家庭喜爱的“稻田小火车”,今年新增“落日专列”,运营时间延长至每日19时30分。游客将有机会在黄昏时分,乘着“稻田小火车”见证夕阳为稻穗镀上金边,听虫啾与鸣笛声交织成曲。
其他景区同样“不甘落后”:哈尔滨融创乐园创新开办“东南亚泼水节”,让游客感受夏日的清凉与激情;哈尔滨极地公园1:1复刻还原摩洛哥“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还在下沉广场内运营全国首个动物主题集市——“喜悦”市集,游客既能打卡美景,又能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江上城堡将广东荔枝产业与哈尔滨旅游资源融合,举行第12届哈尔滨荔枝文化旅游节,为跨区文旅协作提供新模式……
盛夏寻“雪味”,不止于冰雪,更在“冰城夏都”的独特基因里。这个夏天,来北纬45°的哈尔滨,解锁一份独属于“黄金纬度带”的浪漫密码。
新京报记者 揭明玥
编辑 高静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