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带带大师,biolib,fishbase。
不同圈子的人之间的喜好和信息差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于是就经常因为观念的不同而爆发争吵,各自视对方为沟通不了的蠢货。要我说啊,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之事,对待他人的兴趣爱好就应该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千万别不懂装懂硬去聊。
以上是我在看到了博主“@带带大师”在7月13日发布的视频后产生的感想。视频中博主展示了一条自己购买的外来观赏鱼,结果被评论区嘲讽了,说嘲讽可能太严重,应该说被圈子外的给尬聊了。
视频的配文是:“纯正图尔卡纳湖进口的河神:“长丝异鳃鲶来者不拒,吞噬一切!”
视频是这个博主喂食一条鲶鱼的画面,可以看到这条鲶鱼的进食欲望相当之强烈,无论是鱼饲料、肉块还是活鱼,这条鲶鱼看到食物就会瞬间暴起吞食或者追赶食物。
它的体型不大,可能也就40厘米顶头吧?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多为橄榄褐色,腹部渐变为浅棕色;身体呈长圆柱形,前半部粗壮圆浑,后部逐渐侧扁,头部宽大扁平,眼睛较小且位置偏上,看着特别卡通;鱼嘴的口裂呈亚下位弧形,口周生有4对发达的触须,这些触须特别长,估计会是很有效的感官工具。
这么看它跟寻常鲶鱼似乎差异不大,就是瘦长些。但细看鱼鳍就很有辨识度了,其背鳍中间隆起,长度约占体长的三分之一;脂鳍低矮不与背鳍、尾鳍直接相连,这些鱼鳍起起伏伏像山峦;臀鳍基部长而延展;胸鳍像一把小扇子,还生有锯齿状硬刺。
这是长丝异鳃鲶(Heterobranchus longifilis),一种原生于非洲的鱼类,在当地是食用鱼类,在国际上是观赏鱼类。博主表示这条鱼是他从图尔卡纳湖买来的,价值达到了人民币5000元!按价格看算是相当名贵的观赏鱼了。
然而不少网友却非常扫兴地表示:“花这大钱养这条鱼不如去广东臭水沟里捞条埃及塘鲺算了!”还有人说:“这根本就是埃及塘鲺,想要去广东捞,那边都泛滥成灾了!50斤的个体都有!”总之就是对博主的爱好不屑一顾。
实际上长丝异鳃鲶跟埃及塘鲺的外形差异是相当明显的。埃及塘鲺外形更加斑驳,体态更短胖,看着邋里邋遢的。另外埃及塘鲺是没有脂鳍的,它的背鳍直接连接到靠近尾鳍的位置。
不要当人家是“人傻钱多”,这完全就是爱好的不同。
长体型丝异鳃鲶的观赏价值是受到了国际的观赏鱼爱好者的认可的,它们也经常被普通饲养于大型公共水族馆中展示。其核心的观赏价值在于其巨大的体型,视频中这条还小,但该物种最大可长到1.5米,甚至有接近2米的个体被发现,另外它们幼鱼期背鳍、胸鳍延伸的丝状鳍条非常柔美,跟其接近普通鲶鱼的外形形成了对比。
愿意为自己的爱好花多少钱都是人家的事情,虽然很羡慕他有能为一条鱼花费5000元,但这不是去嘲讽他人喜好的理由。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买来养就得好好养,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后期饲养者因无法承担而将其遗弃至自然水域,那就真的很不要脸了,值得被所有人唾弃。因为外来物种是很有可能在非原生地占据优势,形成入侵种群,然后破坏生态平衡的。
相关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就不赘述了。
长丝异鳃鲶,又称非洲巨鲶或桑帕鲶鱼,是非洲淡水生态系统中体型最大的鲶鱼物种之一,曾经上过著名的《河中巨怪》节目。其广泛分布于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及西非热带流域的湖泊与沼泽中,是当地水域生态链的顶级猎食者。
它们喜欢在水质浑浊的缓流、静水沼泽或深水泥滩中活动,平日里会将自己隐藏在树根或者岩石缝隙中,到了晚上才开始出来活动。它们会依靠8根触须带来的灵敏感官在浑水中快速锁定猎物,不但会主动出击猎食各自水生的物种,也会去寻找落水的动物尸体,甚至还会捕捉靠近水面喝水的小型哺乳动物。
这些水域的含氧量较低,也时常会出现季节性干旱的情况,于是长丝异鳃鲶演化出独特的辅助呼吸器官,它们的鳃腔内富含血管的褶皱结构可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使得它们离开水后依然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甚至挣扎着爬出水面,从泥沼上移动到其他水体。
在非洲当地的文化中,长丝异鳃鲶因庞大的体型与较高的生态位被当地人奉为“河流守护神”。尤其是在赞比西河流域,它被流域附近的当地人认为是水神“Mazunda”的化身,渔民对其怀有敬畏之心,而国际上的观赏鱼贩子也就以“赞比亚河神”作为宣传来兜售此鱼。
据说这种鱼的肉质细嫩,而且繁殖能力不错,是非洲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不过现代水利工程严重威胁其生存,赞比西河上的卡里巴水坝阻断了繁殖洄游路线,加之过度捕捞与栖息地退化,虽然它们还不算保护物种,但其野外种群已显著减少。
下一篇:一房难求!贵安酒店民宿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