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想煮个鸡蛋当早餐,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鸡蛋煮好了,兴冲冲地捞出来,结果剥蛋壳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要么就是蛋壳碎得乱七八糟,蛋白都跟着粘下来一大块;要么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剥出来的鸡蛋坑坑洼洼,看着就没胃口。
我之前就老遇到这事儿。记得有次赶时间,煮了几个鸡蛋想带着路上吃,结果剥的时候手忙脚乱,蛋壳和蛋白死死粘在一起,好不容易剥完,鸡蛋都不成形了,当时那叫一个郁闷,最后只能扔进垃圾桶,白忙活一场。
后来还是我妈给我支了个招,说煮鸡蛋的时候加点盐就行。我当时还半信半疑,就这点盐能有这么大作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试了一次,嘿,还真别说,效果立竿见影。
你也来试试?煮鸡蛋的时候,水烧开之前就往锅里撒一小勺盐,不用太多,就平时炒菜调味的量差不多就行。然后把鸡蛋放进去,盖上盖子慢慢煮。等鸡蛋煮熟了,捞出来赶紧过一遍凉水,这时候你再剥蛋壳,就会发现特别轻松。
我第一次用这方法的时候,手里拿着鸡蛋,轻轻一磕,蛋壳就裂开了,顺着裂缝一撕,整个蛋壳就像脱衣服一样下来了,蛋白完完整整的,一点都没粘。当时我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感觉自己像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似的。
为啥加盐就有这效果呢?我也琢磨过。估计是盐能让鸡蛋壳稍微有点变化吧,可能是让蛋壳和蛋白之间那层膜更松动了?具体的科学道理我也说不太清,但这方法是真管用。你想啊,平时咱们煮鸡蛋,蛋壳内侧那层膜老是紧紧地粘在蛋白上,剥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把蛋白带下来了。加了盐之后,好像那层膜就没那么 “固执” 了,和蛋白之间有了点空隙,剥起来自然就顺手多了。
而且啊,用这方法煮出来的鸡蛋,不光好剥,还不容易破。之前没加盐的时候,有时候火候没掌握好,鸡蛋在锅里就 “开花” 了,蛋白流出来,看着就可惜。加了盐之后,这种情况就少多了,估计盐在水里起到了什么保护作用吧,让鸡蛋壳没那么容易被煮破。
我现在每天早上煮鸡蛋,都少不了这一步。先接一锅水,放一小勺盐,用勺子搅一搅,让盐稍微化一下。然后把鸡蛋一个个放进锅里,注意别太用力,免得鸡蛋直接磕破了。接着就开火煮,水开之后再煮个五六分钟,根据自己喜欢的熟度调整时间,喜欢溏心的就时间短点,喜欢全熟的就多煮一会儿。
煮好之后,赶紧把鸡蛋捞出来,放进凉水里泡一会儿,这一步也很关键。冷热交替一下,蛋壳和蛋白分离得更彻底,剥的时候就更轻松了。你看,就这么简单的几步,煮出来的鸡蛋个个完整,剥起来毫不费力,早上就能顺顺利利地吃上一个完美的煮鸡蛋,开启美好的一天。
有时候我还会跟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方法,他们试过之后都说管用。有个朋友之前总抱怨剥鸡蛋太麻烦,用了这招之后,还特意跟我说,现在剥鸡蛋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儿,再也不用为这事儿烦心了。
其实生活里很多小窍门都是这样,看似不起眼,却能解决大问题。煮鸡蛋加盐这事儿,可能很多人早就知道了,但也肯定有像我之前一样不知道的朋友。所以我就想着把这方法分享出来,能帮到一个人是一个人。
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勺盐,它在煮鸡蛋的时候发挥的作用可不小。既不用额外花什么钱,操作起来又简单,谁都能学会。以后煮鸡蛋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保准你能剥出完美的鸡蛋。
最后啊,希望这篇分享能对你有帮助。要是你觉得有用,就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说不定以后还能给你分享更多生活里的小妙招呢,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