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旅游旺季,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参观人群中,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大多头戴亮色帽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河南省开封市,来自广东省的研学团队在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参观研学。(受访者供图)
“州桥石壁上的海马图案很精美。遗址地下还有一层层不同年代的建筑,以前应该非常繁华。”回忆起老师刚才的讲解,来自广州的11岁小学生余铭玥津津乐道。
来自佛山的香欢女第一次带儿子参加研学团。她告诉记者,研学团配套的有课程、有讲解,孩子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参观游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同时因为是集体活动,孩子很快就融入到团队中,玩得也开心。
每逢节假日,“带娃做什么”都是家长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在以北宋都城闻名的河南省开封市,28家研学基地500余节研学课程涵盖知识科普、文化体验、励志拓展等不同类型,受到全国各地家长的青睐。
在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身穿古风服饰在清明上河园景区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开封文投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秋云介绍,作为地接团队,暑期几乎每天都有研学团要接待。公司依托开封独有的北宋文化,研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线路、课程,今年上半年课程选购率同比上升263%。
“过去家长带孩子来开封,主要是逛景点、看演出。现在大家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拍照留念,而是追求更深文化内涵,参加一些体验项目。”程秋云说。
在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点茶老师正在为前来参加研学的孩子们介绍点茶工具。(受访者供图)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雅是宋代文人雅士追求的生活美学。在清明上河园景区,一番换装打扮后,8岁小学生李明杭身着古风服饰,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点茶技艺。
“现代人把茶一泡就喝了,但是古代人要点茶,会经过很多程序,制作出来的茶味道也很特别。”李明杭说,景区里还有各种表演,感觉自己当了一天的宋朝人。
千年前,张择端用精湛的画技将现实融入《清明上河图》。而今,这幅历史画卷中的世界再次被搬回现实。作为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景区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已推出“我在宋朝的一天”研学项目。
“我们有专业讲师30余位,设置了超过20个课程。景区里还有《岳飞枪挑小梁王》《大宋·东京梦华》等多个大型实景演出,寓教于乐,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更强。”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部负责人邢潇月说。
在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大型实景水上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吸引了大量游客观看。新华社记者 李文哲 摄
研学火热已久,借助独特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开封的文化研学为研学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路径。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看来,开封研学将宋文化精髓转化为全龄可参与的鲜活体验,以宋文化为根基的沉浸式场景构建、互动性强的体验设计及本地旅游热点现象共同打造了全时空品牌传播效应。
为支持研学产业发展,开封当地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各研学基地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举办研学课程及精品线路大赛,提升服务品质等。
“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接待研学游客约100万人次。”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东表示,将依托开封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研学线路和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研学需求。
策划:孙闻、李欢
记者:李文哲、杨静
视频:杨静、王正一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河南分社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