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天这野草是个宝,一清热,二利尿,三消肿,随手一炒,清热解暑!
最近可把我吃腻歪了!菜园子里那些黄瓜茄子豆角丝瓜,天天轮着来,炒着吃拌着吃炖着吃,都快把我吃成一根行走的丝瓜了。正琢磨着要不要去菜市场换换口味,老妈突然拎着个塑料袋风风火火地来了:"闺女,给你带点好东西!"
我打开一看,绿油油的一把野草,叶子上还带着泥巴星子。"这啥呀妈?您该不会把路边的杂草给我薅来了吧?老妈笑着说,这是车前草,我特意去田埂上挖的,嫩着呢!
我蹲下来跟老妈一起摘菜,发现车前草长得还挺有意思。叶子从根上直接长出来,一片挨着一片,像朵绿色的莲花。老妈教我要挑那种叶片肥厚的,背面带着紫红色的最嫩。摘干净的车前草泡在盐水里,看着就像一盆水养绿植,特别治愈。
"今儿个给你露一手,做个酱香味的!"老妈系上围裙就开始指挥我准备配料。要说这野菜啊,就得配点重口的才压得住那个土腥味。大蒜得用新下来的紫皮蒜,拍碎了香味才冲;小葱要带须的,葱白部分切大段;再来几个红辣椒,不用去籽,要的就是那个燥劲儿。
最关键的还得是老妈自制的黄豆酱。这酱可是有讲究的,得用东北大豆发酵的,打开盖子那个酱香味能飘满整个厨房。我偷摸用手指蘸着尝了尝,咸鲜中带着回甜,比超市卖的不知道强多少倍。老妈看见我偷吃,笑着又给我一勺:"馋猫,待会儿让你吃个够!"
起锅烧油的时候可有意思了。老妈非要用铁锅,说是不粘锅炒不出那个锅气。油热得冒青烟了,先把蒜瓣扔进去,"刺啦"一声,香味瞬间就炸开了。接着是葱段和辣椒,炒到辣椒皮微微发皱,厨房里已经开始打喷嚏了——这香味太冲了!
这时候把焯水后的车前草"哗"地倒进去,好家伙,动静跟放鞭炮似的。老妈抡起锅铲就是一顿猛炒,那架势跟少林寺练功似的。野菜一遇热就蔫了,颜色也从嫩绿变成深绿。这时候来一勺黄豆酱,棕红色的酱汁裹在叶子上,看着就馋人。
最后淋上点生抽提鲜,都不用放盐,酱料的咸度刚刚好。出锅前我忍不住偷尝一口,哇!那个味道绝了——野菜的清香里混着酱香,蒜辣味在舌尖跳舞,嚼着还有点脆生生的,比肉都香!
吃饭的时候更逗,本来打算就着米饭吃,结果越吃越上瘾,直接当零食空口吃。老爸回来一看:"哟,吃草呢?"结果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最后我俩差点为最后一筷子打起来。老妈在旁边笑得直抹眼泪:"早知道多挖点好了!"
这不,周末我又跟老妈去挖车前草了。这次带了小铲子和篮子,装备可专业了。田埂上的车前草一丛一丛的,阳光底下绿得发亮。老妈说雨后长得最好,果然叶片都水灵灵的。我们专挑刚长出来的嫩株,留着小棵的让它继续长。
回家的路上碰见邻居王奶奶,看见我们的篮子直夸会吃:"这车前草好啊,我们小时候都叫它'猪耳朵',凉拌着吃可脆生了!"得,又学了一招,看来下次得试试凉拌的吃法。
现在我家冰箱常备着一包车前草,想吃随时炒。朋友来家里点名要尝,我就学着老妈的样子抡大勺,居然也有模有样的。果然美食最好的调味料,就是记忆里的那个味道。这么想着,手里的锅铲抡得更带劲了——"刺啦"一声,又是满屋飘香。
所以说啊,有时候最好的美味不在米其林餐厅,就在你家门口的野地里。下次看见车前草,可别再当杂草啦!趁着夏天还没过,赶紧去挖一把,保准你吃了就爱上。别忘了多挖点,不然真不够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