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入伏不补,秋冬受苦”,这话真不是唬人。三伏天里,我们总贪图空调凉风、冷饮冰品,无形中却让身体里的“阳气”悄悄溜走不少。等到秋风一起,便容易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甚至小病不断。所以,趁着入伏,我们该好好“扶扶阳气”,给身体加把劲儿!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三款家常又应景的“扶阳”美食,温补不燥,助你补阳健脾,顺顺当当度过这炎炎夏日。
一、小茴香拌花生米
做法:
1、小茴香菜摘去老根老叶,洗净后细细切碎,放在大碗里备用。
2、嫩豆腐轻轻捏碎成小块(不要太碎,保留点口感)。
3、将碎豆腐、炸花生米倒入茴香碎中。
4、淋入适量香油,撒上一点盐(盐别多,花生米本身有咸味)。
5、用筷子轻轻拌匀即可。讲究点的,花生米可以等吃之前再拌进去,保持酥脆。
茴香菜自带一股独特的辛香,中医里它可是温肾散寒、理气和胃的“小能手”,特别适合唤醒被冷饮“冻住”的脾胃。花生米香脆补益,豆腐清爽嫩滑,三者一拌,口感丰富极了。
二、羊肉饺子
做法:
1、熬葱姜水:姜切片,葱切段,与花椒一起放入小碗,冲入大半碗热水,浸泡20分钟左右,让香味浸透。
2、羊肉馅放入盆中,分多次加入过滤出的葱姜花椒水(每次加少量,顺一个方向搅打至肉馅充分吸收水分,变得粘稠上劲)。
3、加入适量盐、生抽、香油调味(喜欢味道浓的可以加少许白胡椒粉)。
4、取适量调好的羊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央,包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5、锅中水烧开,下入饺子,点三次凉水,煮至饺子浮起熟透即可捞出。
羊肉性温,是补虚劳、益气血、温中暖下的“大补”之品,尤其适合三伏天里阳气耗散过多、体虚怕冷的人。用葱姜花椒水去膻提鲜,打水后的肉馅格外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汤汁饱满。
三、冬瓜排骨汤
做法:
1、排骨斩小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少许料酒(去腥),大火烧开,煮出血沫(约2-3分钟),捞出排骨用温水冲洗干净(这一步叫“飞水”,汤更清)。
2、处理好的排骨放入汤锅,加入足量热水(务必是热水,汤更浓白),放入几片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1小时左右(时间看排骨软烂程度)。
3、炖排骨时处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稍厚的块(炖煮不易碎)。
4、排骨炖软烂后,放入冬瓜块,继续炖煮15-20分钟,至冬瓜变透明熟软。
5、最后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喜欢更清爽的可以撒点香菜末。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是清热解暑、利水祛湿的头号功臣,能很好地平衡排骨的温性。猪排骨则提供优质蛋白质和滋养力量,补而不燥。这汤炖出来,清澈不油腻,排骨酥烂脱骨,冬瓜入口即化。
入伏之后,饮食上这“扶阳”的功夫可别落下。茴香那抹绿唤醒脾胃,羊肉的温厚夯实根基,冬瓜的清润涤荡浊湿——这三样食材,看似普通,却深谙顺应天时、调养身体的古老智慧。它们不张扬,却能在热气蒸腾的伏天里,默默为身体积蓄能量,温煦中焦,驱散寒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