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古乐流淌在零关广场,火把舞步点燃仲夏夜空。7月15日傍晚,由越西县文昌故里和小相岭景区管理局主办的“文昌古风·嶲水火影”文化惠民演出在文昌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画卷在清凉晚风中徐徐展开,上千名游客与当地群众在20℃的清凉夏夜里,沉浸式体验文昌文化与彝族风情的交融共生。
演出在《文昌洞经舞乐》中拉开序幕,金秋艺术团用编钟、古筝奏响穿越时空的礼乐。当80岁的手风琴演奏家童文华奏响《洪湖水浪打浪》时,观众席银发群体集体跟唱,与儿童舞蹈《文昌少年》形成跨越八十载的艺术对话。
“这就是越西的文化脉动!”金秋艺术团舞蹈演员向安蓉说,“我们越西有文昌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我相信随着县委、县政府对相关文化的持续发掘与发扬,我们的旅游业会越来越好,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舞台上,原创舞蹈《红色彝乡》将晚会推向高潮。演员用深情演绎,重现1935年红军在越西组建“倮倮连”的历史场景,当彝汉青年联手托举红旗的造型定格,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红军经过越西时,我的父亲黄作村为了革命跟随红军战士离开了家乡。”今年72岁的红军后人刘春生看完节目后十分感动,他说:“我现在住在重庆,特意回来参加火把节系列活动。越西近年来发展迅速,方方面面都很不错。”
充满童趣的儿童舞蹈《喜悦》,热情奔放的彝族舞蹈《阿诗且》和《激情火把节》,尔苏藏族舞蹈《祝福》,活力四射的《街舞》,介绍越西的《三句半·说越西》和小合唱《越西美》,青春洋溢的《青春旋律》,激昂的器乐合奏《红歌串烧》和合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紧扣主题的快板《燃情火把季·清凉越西行》,深情悠扬的男声独唱《草原上的月亮》,展现水韵灵动的舞蹈《水韵越西》,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舞蹈《亚克西》……越西县文昌故里和小相岭景区管理局联合越西县文化馆金秋艺术协会、越西县关工委文化团,为现场观众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来自成都的游客宋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我走过了很多省市县的景点,越西的水观音算得上是比较合我心意的。首先,越西的夏天早晚相对凉爽;其次,文昌故里景区的水看着就是那么透亮、那么沁人心脾。夏天选择来越西,真的选对了!”
记者:莫色石博